图:参与中大追踪研究的谢女士(左)及彭女士(中)均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糖尿病。
【大公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最近发表三项研究,为怀孕期高血糖对孕妇及其子女的长远影响提供新见解。研究团队追踪逾500对母婴组合近20年,发现患有妊娠糖尿病(GDM)的孕妇所生子女,在成年初期更常出现肥胖及血糖水平异常;若母亲在孕期同时超重,其子女在童年时期出现体脂积聚的风险更显著上升。团队强调,母体代谢健康对下一代影响深远,应及早介入并持续跟进。
妊娠期高血糖指孕期出现异常高血糖水平,当中约八成属妊娠糖尿,为怀孕状态引发的暂时性高血糖。在香港,估计每六名孕妇便有一人患妊娠糖尿病。相关文献已指出,患妊娠糖尿的妇女日后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较一般孕妇高七至十倍,但对其下一代长远代谢健康的影响仍待厘清。
中大团队于首项长期追踪研究中,涵盖506对母婴组合,由出生追踪至成年早期。结果显示,妊娠糖尿孕妇所生子女在成年早期较常出现血糖异常,且孕期母体血糖水平愈高,子女日后出现血糖异常风险愈高,此关联并不限于确诊妊娠糖尿者,孕期血糖偏高亦令子女在幼年阶段出现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增加约五成。相关成果刊于国际期刊《糖尿病学》(Diabetologia)。
团队发表的第二项研究进一步指出,若孕妇在怀孕期间同时有妊娠糖尿及超重,其子女从出生至7岁,以及11至14岁期间,出现体脂积聚的风险,是没有相关代谢问题孕妇所生子女的约七倍,突显“母体营养过剩”对下一代健康发展的潜在长远影响。该研究亦刊于《糖尿病学》。
第三项研究则聚焦生物机制。中大团队与澳洲贝克心脏和糖尿病研究所(Baker Heart and Diabetes Institute)合作,于脐带血样本中识别出多个DNA甲基化标记,或可解释孕期血糖偏高与子女日后出现血糖异常及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之间的关联,具潜力成为预测下一代代谢风险的生物标志物。相关成果同样发表于《糖尿病学》。
建议为其子女持续跟进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名誉临床教授谭永雄医生表示:“我们在十多年前展开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所生子女的长期追踪研究,当时对其长远影响仍所知不多。经过近20年的研究,我们确认妊娠糖尿病与下一代出现肥胖及血糖异常的风险有密切关联。即使相隔18年,仍可观察到代谢健康后果。”
中大医学院妇产科学系黄志超教授指出:“‘高血糖与不良怀孕结果研究’是一项独特的研究,让我们深入探讨母体血糖水平与母婴健康之间的关系。尽管孕期血糖异常仅持续数个月,却可能为下一代带来长远健康影响,当中的生理机制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
何善衡糖尿科教授、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内分泌及糖尿病科主任(学术)马青云教授表示:“妊娠糖尿约每六位孕妇中便有一人受影响。妊娠糖尿的影响不会随怀孕结束而消失,应提供孕期及产后的健康指导,并为其子女持续跟进,以降低日后患上糖尿病及肥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