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游艇经济❹/游艇业倡两地“前店后厂”模式合作

2025-10-19 05:01: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屿山游艇会上周五起举行一连三日的游艇展,展出约三十艘船艇,打破三届以来纪录。\大公报记者黄洋港摄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游艇经济,并推出多项拆墙松绑措施。有内地游艇业界看好两地合作发展机遇,首次来港参加游艇展,冀与香港以“前店后厂”模式协同合作。

  内地游艇船东及旅客对来港体验需求强烈,盼进一步简化通关手续、再增加游艇泊位和完善配套。有香港业界人士表示,游艇经济市场潜力巨大,期望特区政府可统筹跨部门工作,尽快落实拆墙松绑措施,带动游艇相关生意及高端旅客。\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愉景湾由17日起举办一连三日的游艇展,展示约30艘游艇,今年首次有内地参展商参展。珠海市金湾区游艇产业发展协会会长陈弘文代表协会首次来港参展,并带来三、四艘游艇亮相。他昨日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作为亚洲华人游艇使用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游艇保有量达1.3万艘,拥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发展为亚洲金融、商务与旅游中心,非常值得内地游艇业借鉴。

  冀游艇盛会五年内与星洲比肩

  陈弘文说,内地造船和游艇维修经验丰富,他认为两地可打造“前店后厂”的协同合作模式。香港作为游艇业的“店面”与“橱窗”,承担展售、试航、观光旅游等功能,内地则作为“工厂”,提供物美价廉、具世界级水准的制造与维修服务。他又说,珠海政府已落实新政策,容许香港的游艇于年底可以直航到金湾区,为船只进行维修保养,相信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陈弘文表示,内地游艇船东对香港的向往由来已久,他们不仅钟爱香港清澈的海水、丰富的海洋资源,更对香港游艇会的专业服务、独特的美食文化充满期待。但以往内地游艇要来港,手续繁复,香港特区政府在施政报告提出拆墙松绑措施,目前已有数以千计的内地游艇船东,希望能驾驶自己的游艇来港游玩,进行游艇停泊、住宿,以及参与香港的游艇展销活动等。

  对于香港计划新增游艇泊位,陈弘文认为,新增泊位数量应达1200个以上,并规划一定数量的大众化公共码头。他又建议,特区政府可再进一步拆墙松绑,参考美国与加拿大的模式,采用报备制,将检查、担保责任赋予游艇会,可更方便游艇往来两地。

  香港兴业国际集团酒店业务营运执行副总裁麦伟森表示,过去外国及内地船只来港,需聘请本地持牌船员,及向多部门申请审批,手续繁琐,导致来港数量寥寥。他认为,若能借鉴“港车北上”模式,实现两地牌照互认,将彻底释放内地船东与游客的来港需求。他说,施政报告提出的“游艇自由行”,势必带动游艇展规模,以及游艇数量的增长,其公司计划在5年内,把香港的游艇展打造成能与新加坡、摩纳哥等国际知名游艇展比肩的盛会。

  “内地一年完成,港不能用十年”

  麦伟森表示,内地人口基数庞大,即便只有一小部分人对游艇体验感兴趣,也会形成极为可观的市场规模,且这类消费群体多为专业人士或有一定消费能力者,他们来港体验游艇时,不会局限于基础游玩,更愿意消费香港的特色餐饮、高端住宿及各类休闲服务,带动香港餐饮、旅游、酒店等相关产业发展,以及游艇买卖、维修等。

  麦伟森表示,珠海的执行效率很高,不到一年,就能建成可停泊游艇及超级邮轮的码头,还将移民局、海事处等所有政府部门,集中到码头的同一幢大楼,实现“一站式”办理,当地还迅速向军事部门申请开放航道。他认为,香港特区政府要统筹好各相关部门,设定明确时间节点推进政策落地,加快把握时机,“内地一年能完成的事,香港绝不能用十年”。

  游艇展主办方Lantau Yacht Club表示,目前虽然尚未有具体的交易数字,但许多参展商反映有实质的客户查询,而且对短期内达成交易充满信心。今次游艇展吸引多家游艇代理首次参展,其间有多场活动供本地及区内业界作跨平台交流,亦有游艇会率团远道从台湾到港参观展览交流。事实上,今次来自内地的客人、展商及游艇业界人士均较往届多,展商亦认为这次展会为他们开拓了不少新客源,增强业务联系。整体而言,展会的反响非常积极,显示市场对游艇产品的兴趣和潜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