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故事/包办煮饭送餐 融入社会拾自信 自闭青年社企展厨艺

2025-10-22 05:01: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Daisy表示,儿子在“星星堂”由不时会情绪失控,到渐渐学会服从、与人相处,是她最大的成就。

  自闭的孩子常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如同漆黑的天空中的星星,如果我们不仔细看就会看不见闪烁的他们。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点解要办‘星星堂’?因为儿子有自闭症,见到其他自闭症的家长为子女成长和工作,费尽心力,于是与拍档商量后,决定成立‘星星堂’,僱请儿子和其他自闭症人士,让自信心不强的他们,不用面对不断揾工和被解雇的敏感问题。”

  李瑞谦(Daisy)的大仔阿钊是一名自闭症人士,当初因为预视到儿子在成长和踏入职场会遇到困难,于2013年与其他家长共同创立了社企美食店“星星堂”,帮助自闭症人士自力更生,融入社会,像星星一样闪闪发亮。\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苏荣(文) 卢刚昌(图片、视频)

  Daisy对大公报记者表示,“星星堂”主要招募自闭症人士及家庭主妇、退休人士来工作,“由成立时仅得我儿子,不计期间的离开者,现时共有6名自闭症人士在这里工作”。

  慈母创立 冀帮助自闭青年

  “星星堂”除制作曲奇、花茶,还有月饼和手工面条。近年其手製色彩缤纷的蔬菜面条,更成为独特的人气产品。在过去的中秋节,有善长一次买下一千多盒月饼,赠给老人院及低收入家庭的学童,以支持“星星堂”。

  “星星堂”由最初一间“山寨厂”,在细细的厨房一个焗炉开始做曲奇、做烘焙,发展到现在的工厂,并非一帆风顺,当中经历了不少喜怒哀乐、高底起跌。Daisy忆述,曲奇的竞争好大,开业头一个月才做了一宗一千多元的生意,还要是朋友照顾的生意。只做曲奇,好难生存发展下去。她发现附近工厂区有众多的写字楼,想到不如利用食物工场的优势,提供以外卖为主的送餐服务。于是,她对工厂区的大厦进行“洗楼”,推介外卖送餐服务。

  好快,Daisy发现不但行得通,且反应良好。同时,她还发展到会服务。过程中,她请了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士,帮助准备食材、做午餐等,并教导受聘的自闭人士学习煮饭做菜,煮好食物后,交由他们送外卖和协助到会服务。过程中,学员通过与外面不同人士的沟通,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社交和与人相处,“这正是‘星星堂’想要他们学习的东西”。

  过程中,看着一个个性格自我的自闭青年,慢慢进步,令Daisy感到无比欣慰。她表示,有些青年会太自我,不知道上班是什么一回事,不高兴就会离开,叫也叫不住。但是经过慢慢的教导,使他们有信心,并愿意留下,愿意完成自己的工作才下班,“这些虽然对其他人来说是很微小的进步,但都令人很开心。”

  她以儿子为例,由自闭和不时会情绪失控,到渐渐学会服从、与人相处,识得跟着食谱去做,将食物和产品做出来,不但赚到钱有满足感,又减少迷惘和平和很多,渡过了青春反叛期,“以前我都很担心他会成为隐青。”

  掌握一技之长 实现职业梦想

  曾有一名学员刚来时,连用刀切菜都怕和不懂,最后,却学会煮饭、炒菜、煲汤,一切都得心应手。后来,对方在疫情期间,离开了“星星堂”两年在外求学。其间,Daisy发现对方的社交和情绪控制能力都明显退步,于是叫对方再返回工厂,学习做蔬菜面条,由开面粉打菜汁,很快上手,一手一脚全包,成为製麵师傅,“表现令我很放心,希望他学到一技之长。”

  一路走来,全靠坚持和努力。作为一家社会企业,“星星堂”目标不仅只是营利,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他们将销售收益的80%,用于帮助本港的自闭症人士就业。通过为他们提供培训和工作机会,帮助他们发展技能和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虽然“星星堂”现时仍未做到收支平衡,还要家长们自掏腰包及善长支持营运,但她对前景仍充满信心,认为经营一间社企最重要是坚持,放弃容易坚持难,真的要很有决心才可做下去,只有肯努力做到最好,就会水到渠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