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高凤林(右)与全国先进工作者詹春珮(左),分享他们如何将“上天下海”做到极致的奋斗故事。\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他能为火箭“焊接心脏”,先后助力90多发火箭冲上云霄;她是中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十年巡航足以绕行地球。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高凤林与全国先进工作者詹春珮,近日随全国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代表团访港,将“上天下海”做到极致的奋斗故事带到香江,为香港劳工与青年注入正能量。
提到香港发展,高凤林认为香港具条件,只要结合内地的技术与材料,可建设海上航天发射平台;詹春珮建议香港联动内地、协同大湾区,在绿色航运、智慧航运等领域持续发力,稳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大公报记者 肖泓宇
“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皆为国家级荣誉,代表着各行业的卓越标杆。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40年来扎根一线,攻克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焊接技术难题。他分享了一次难忘的国际合作: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三年半未攻克暗物质探测器难关,高凤林团队两天拿出方案,两个月获国际联盟总部认可,并被委任以中国科学院特派专家身份督导项目实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印证了我们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经验,能从双重视角解决问题。”
对工作要有“执著的追求”
身为我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以及“海巡01”轮船长,詹春珮十年如一日,坚守远海巡航救助一线,参与南海岛礁建设航海保障,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马航失联客机搜寻等20余次重大任务。
詹春珮认为,女性在航海领域具有独特优势:“细腻、耐心和韧性─在搜救中更能共情遇险人员,在长期海上作业中能以坚韧心态应对挑战。”
在与香港本地职工的交流中,詹春珮对劳模精神有更具体的诠释。她分享道,一位陈姓香港鐘錶从业员在分享经验时,反复说着“我不知道这个怎么讲,但我就是这么做的。”这句朴实的话让她深有感触─真正的劳模精神并非刻板遵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条,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热爱”与“执著的追求”。
詹春珮认为,这种初心与所处的地域和环境无关,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劳动者,当他们沉浸于专业、精益求精时,所展现的精神本质都是相通的。
谈及香港发展,高凤林认为香港完全具备建设海上航天发射平台的条件:香港拥有资本、金融、人才和地理优势,结合内地的技术与材料支撑,理论上完全可行。他更指出,凭借香港人特有的精细细腻,甚至可发展航空制造业。
詹春珮则从航运角度分析:“香港作为老牌国际航运中心,只要联动内地、协同大湾区,在绿色航运、智慧航运等领域持续发力,地位将更加稳固。”
两位模范对香港青年寄予厚望。高凤林提出“九知”与青年共勉,包括“知真”追求真理、“至诚”全身心投入、“致用”积极实践等。他强调:“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做不到高端;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走不长远。青年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做到知行合一。”
个人目标与国家利益同向
高凤林补充道,劳模精神的核心在于“甘于奉献”,个人目标要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同向,且适用任何环境:“在家为子女、父母付出,不会计较回报;为国家、民族做事,‘先把事情做成’,后续的回报自会由组织、国家给予。”
詹春珮分享,很多行业看似是男性主导,只是因为尝试的女性较少,并非女性不适合,鼓励香港女性:“无论是什么行业,特别是让你缺乏自信的领域,不要被‘性别限制’的观念束缚。你试一试,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
全国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代表团昨日继续访港行程,与中学生和市民交流,并前往数码港及启德体育园,了解香港的最新发展。代表团今天上午将结束访港行程,并前往澳门访问。
詹春珮
•出生于1990年12月
•现任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巡航管理科副科长
•2024年任“海巡01”轮船长
成就及荣誉(部分)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
•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进工作者称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获授予“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职工”称号
•参与20余次航海任务
高凤林
•出生于1962年3月
•中国航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高凤林班组组长
•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成就及荣誉(部分)
•拥26项知识产权专利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
•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六西格玛优秀专案奖
•曾获2014年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三项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