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青年粤剧演员林颖施:盼为文艺界争取更多资源

2025-11-08 05:01: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林颖施;下图:林颖施关注文化场馆的建设及开放议题。图为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是中西荟萃、华洋交融的摩登都市。随着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与发展,近来本港文化盛事接连不断,青年粤剧演员林颖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值立法会换届选举,林颖施密切关注着这一重要时刻。“香港的文化艺术是城市灵魂的一部分,我期待这次选举能产生真正为业界发声、为城市文化添彩的议员,让香港的艺术舞台在未来更加绚丽。”

  同理心与倾听能力、专业性与洞察力,以及担当精神与执行力是林颖施比较看重的参选人特质。“我的关注重点在于参选人的议题主张和相应的执行能力。我会认真了解参选人是否真的可以了解香港不同领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痛点和难题。”

  关注艺术交流中心落实工作

  在她看来,除了参选人的政策是否能解决到问题,他们的责任心和行动力也很重要,能否真的代表业界和市民的声音,积极推动议题的进展而非喊口号。同时,参选人对于“一国两制”优势下香港长远发展的整体规划思考都很重要。

  谈及对立法会议题的关注,林颖施表示,“我会关注对文化艺术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投放,比如政府对艺术团体资助的机制,文化场馆的建设及开放,以及年轻艺术家的培养计划等一系列关乎业界生存及发展的议题。此外,我也会关心对落实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配套政策。”

  当然,作为香港市民的一分子,她亦会关注民生相关的基础议题。“我也会关注住房、教育、就业等议题,因为文化艺术离不开大众,只有民生安稳,大众才有更多的精力和需求去感受艺术活动,文化产业才有更广阔的土壤。”

  作为香港艺文界的一员,林颖施觉得香港文化艺术发展仍面临挑战。作为粤剧演员,林颖施看到资源分配不均与资助机制的灵活性不足。“部分小型艺术团体和新兴艺术家很难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发展空间受限,而资助申请的流程较为繁琐,难以适应艺术创作的即时需求。期望新任议员可以加大对中小艺术团体和年轻艺术家的扶持力度,简化资助申请流程,建立更灵活的资金调配机制,鼓励艺术创新与实验性作品的诞生。”

  加强艺术教育 培育观众群

  另外,市场培育与受众拓展有待加强,香港的文化艺术作品虽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但本地大众的参与度仍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艺术审美培育需要更系统的推动,内地市场的开拓也面临语言、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阻碍。她表示,“期望当选议员可以推动文化艺术的普及与教育,将艺术教育更深入地融入中小学课程,增加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时间,组织更多基层社区的艺术活动,提升大众的艺术素养,尤其关注对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培育。”

  林颖施今年当选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欣喜之余,她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希望自己能为行业多做一些事。在人才培养方面,她表示,部分优秀艺术人才选择出国发展,而本地年轻艺术人才的培养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支持,从教育到就业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业界新血供应不足。她希望议员能助力业界开拓市场,加强内地与国际交流,推动香港与内地文化艺术机构的合作,搭建展览、演出平台,帮助本地作品走进内地。同时,利用香港的国际优势,吸引更多国际优秀资源落港,提升香港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

  “期待当选议员可以关注推动文化与科技、商业的深度融合,支持数字艺术等,希望粤剧粤曲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成为世界认识岭南文化、中国传统艺术的亮丽名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