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立法会换届选举将于十二月七日举行,市民积极投票选出为民发声勇于担当的议员。\大公报记者郑雷摄
随着立法会换届选举提名期结束,全港各选区战幔拉开,参选人积极展开竞选活动。昨日迎来提名结束后首个周末,各参选人纷纷落区宣传,比拼政纲、实力和服务热诚的选举较量激烈展开。
全港10个地方选区均呈现竞争激烈的局面。在香港岛东选区,参选人在街头设站宣传,各展所长:有参选人凭借丰富议政经验,主打全方位服务能力;有参选人以年轻活力为特色,主张注入新思维;有参选人结合专业背景推动资源精准分配;也有参选人聚焦住房难题,提出政策建议。
在香港岛西选区,五位参选人齐聚街头,各自提出具针对性的政纲主张,涵盖经济转型、交通基建、民生改善等多个范畴。有参选人重点关注重大基建项目,也有参选人着眼于基层住屋、中小企业发展等民生议题,展现出多元化的服务理念。
现场所见,市民表现出高度参与热情,表明会仔细比对各参选人政纲,就交通、环境、住房等切身议题深入交流。随着12月7日投票日临近,这场以政纲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的选举竞争将持续升温,选民期待能选出最代表民意的立法会议员。\大公报记者 吴俊宏
香港岛东
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提名期结束,香港岛东地方选区上演“五争二”激烈角逐。工联会吴秋北、民建联植洁铃、新民党郭浩景、自由党阮建中及民建联李清霞五位参选人昨日在柴湾展开宣传攻势。各参选人纷纷亮出独特优势:吴秋北强调全方位议政经验,植洁铃标榜年轻敢言,阮建中聚焦夹心阶层住房难题,郭浩景主打金融专业推动资源精准分配,李清霞则展现22年地区实绩。区内选民表示,会仔细比对各候选人政纲,期待能选出最代表民意的立法会议员。
昨日的柴湾街市旁,选举气氛热烈。五位参选人站在街站前,手持传单向路人微笑致意。“请支持立法会选举。”参选人躬身与买菜主妇交谈。街坊们驻足翻阅传单,不时点头询问,并指出,“个个都话改善民生,要睇清楚谁最实在。”对面街站传来参选人用扬声器讲解政纲,吸引上班族侧耳倾听。小学生接过宣传单张,母亲趁机教导:“叔叔阿姨正在参选,帮大家做事的。”
吴秋北:全方位议政服务市民
1号参选人吴秋北强调,自己是唯一能同时在人大、政协、行会及立法会等多层面服务市民的参选人,拥有丰富议会工作经验,决心持续深耕地区组织与议会服务。吴秋北重点关注交通、医疗、劳工及教育等领域优化,始终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力争连任并更好地为市民谋福祉。他表示将持续关注青年面临的现实困难,以实际行动回应市民期待。
植洁铃:协助提振社区经济
2号参选人植洁铃表示,年轻与活力是她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她认为立法会需要年轻声音注入,希望以“敢想敢做、敢于发声”的态度,将年轻人与广大市民诉求真实传递至立法会与政府层面。植洁铃提出善用港岛东海滨特色与文化底蕴,挖掘区域独特魅力,协助社区经济提振。
郭浩景:推动资源精准分配
3号参选人郭浩景指出,其核心竞争力源自“专业累积与基层深耕”的双重优势。他拥有近10年地区服务经验,精准把握市民诉求;同时身兼环球金融市场计量分析师与精算系博士双重身份,熟悉金融市场运作与资源科学分配逻辑。他表示,若能进入立法会,将以数学、统计学专业知识推动政府福利政策优化与资源精准分配。
阮建中:传递中产声音给政府
4号参选人阮建中指出,关注中层夹心阶层、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及中小营商环境三大方向。他举例,希望能推动“夹心流转公屋”政策,让刚过公屋申请线、无力置业的年轻人以市值租金租住公屋10年,政府将部分租金代为存储,10年后全额返还,助力年轻人积累创业、置业或组建家庭的启动资金。他强调,这一政策无需政府额外投入,却能为年轻人搭建发展阶梯。面对激烈竞争,他虽坦言“队伍强、竞争烈”,但仍表达十足信心,希望将“重视夹心中产”的声音传递给特区政府。
李清霞:盼望完善安老政策
5号参选人李清霞表示,其核心优势在于“勤奋、拚搏、实干”,22年的地区服务经历让她能精准把握社区需求。在长者服务方面,李清霞提出三大方向:推动“乐龄科技”,引进AI技术为独居长者提供安全监测与生活便利;优化道路安全规划,改善长者出行环境;完善安老政策,并推动政策覆盖范围从大湾区扩展至其他省份,为有养老意愿的长者提供更多选择与支持。面对激烈竞争,她直言“竞争激烈,但她会全力以赴”。
香港岛西
香港岛西选区的5位参选人,昨日齐聚香港仔成都道,各自高呼选举口号,声势浩大,全力拼政纲、拚能力、拚投入,让街坊市民可一次性认识所有人,同时做出对比,在选举日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
不少市民经过街站时,分别与多名参选人互动,并领取宣传单张,从而方便更了解他们。多名市民接受记者访问时表示,较为关注南区的交通、环境卫生、街道平整等问题,并会将自己的需求分别告知参选人,期望持续得到改善。
李小姐提到对现时南区的交通及环境的感受,希望参选人在当选议员后不要松懈,持续关注每个地区的情况,精益求精,令地区愈来愈好,大家生活得愈来愈舒适。
吴姑娘则认为,现时在田湾乘坐交通工具略有不便,尤其是小巴班次较为疏落,容易错过,希望日后能增加班次,让市民从田湾到各区都更为方便。她提到,自己每次选举都踊跃投票,将根据参选人过去在地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一票,绝不会胡乱选择。
谭小姐特别关注华富村重建,希望进度可以加快,从而让更多长者原区搬迁,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黄子龙
杨哲安:助力青年就业
1号参选人杨哲安的参选口号是“燃点中产希望,开创发展新机”。他期望日后能巩固经济支柱、提速经济转型,助力青年就业、发展新兴产业,希望更上一层楼,令政府听到更多香港市民的声音。
陈家珮:冀快开展南港岛线西段
2号参选人陈家珮表示,自己在南区服务已逾10年,期望将南区市民的声音带入立法会,为南区增添光彩。她期望日后尽快开展港铁南港岛线(西段)工程建设,以及加强香港仔巴士服务等。
黄秋萍:争取完善交通基建
3号参选人黄秋萍的参选口号为“守正创新、实事求是、共融发展、筑梦未来”。她期望争取完善交通基建、打通区域脉络,平衡发展保育、增强经济动能,优化乡郊建设、传承渔港文化,捍卫妇女权益、释放劳动潜能等。
陈学锋:解决基层住屋问题
4号参选人陈学锋提到,过去4年,他亲身见证了香港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历程。现时大家聚焦于完善施政细节,解决基层住屋问题、协助中小企业复苏、推动旅游发展,从点滴做起,让市民感受到生活的实际改善。
郭伟强:打造更有活力南区
5号参选人郭伟强表示,他的竞选理念是力争公道,用心为民,同时不怕挑战,迎难而上,遇强愈强。他期望落实南港岛线(西段)工程,活化香港仔渔市场,打造更好、更有活力的南区。
功能界别
旅游界:发展绿色生态游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旅游界选情备受关注,两名参选人近日相继公布政纲重点。巴黎奥运女子个人重剑金牌得主江旻憓的宣传单张显示,她将以“‘憓’您发声 旅业同心 微笑同行”为口号,并提出6项政纲重点。至于旅游界另一参选人旅游及科技公司董事、观塘区议员马轶超早前亦在社交平台公布十大政纲初稿,包括制定本地特色旅游定位、系统化落实“无处不旅游”等。
江旻憓:塑造好客香港品牌
江旻憓提出的政纲重点,包括“塑造好客香港”全球品牌,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深化文体旅产业融合,创新跨域合作模式;构建国际航空及旅游枢纽,建设“一程多站”核心示范区;助力旅行社数位转型,促进产业永续经营;发展绿色旅游生态,实现社区共享价值;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马轶超:推动“汽车+”旅游
马轶超早前公布十大政纲初稿,包括制定本地特色旅游定位;生态旅游平衡发展;系统化落实“无处不旅游”;推动“汽车+”旅游;把握盛事旅游机遇,打造高质量旅客体验;派发旅游消费券,重推本地游奖励;活化邮轮码头,刺激邮轮旅游;业界支援电子化;人才培训专业化;完善高铁团体票出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