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大公时评/回归选贤任能 推进由治及兴

2025-11-10 05:01: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即将举行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既是新选制下的又一次民主实践,更是凝聚社会共识、筑牢治理根基、迈向良政善治的重要契机。从新选制的设计初衷,到国务院港澳办发表的权威文章,再到行政长官李家超的公开讲话,释放出清晰而坚定的信号:新时代的香港选举,核心在于“选贤任能”,目标在于“良政善治”,方向在于推动“由治及兴”的历史进程。

  “选贤任能”四字看似传统,实则蕴含深刻的政治智慧与现实意义。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选举沦为政治立场之争,充斥人身攻击,社会严重撕裂,反中乱港分子得以登堂入室,立法会被拖入“为反对而反对”的泥潭,乌烟瘴气。2019年修例风波更暴露原有选举制度被极端势力利用来推动“颜色革命”的重大漏洞,香港一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中央果断出手,完善选举制度,确立“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从制度源头上确保“贤能之士”能够进入管治架构,真正为民谋福、为港谋兴。

  第七届立法会选举是新选制下的第一次选举。在过去四年的任期内,议事效率大为提高,通过了基本法第23条立法,完成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历史使命;也通过了大量涉及经济民生的法案,包括为解决“老大难”的㓥房问题、网约车问题制订法律框架。事实证明,新选制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是最管用、最有效的民主,大幅提升社会各界对新选制选贤任能的信心。

  李家超强调,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必须具备“爱国爱港、德才兼备、务实有为”的素质,这诠释了“选贤任能”的丰富内涵。所谓“贤”,不单指个人品德高尚,更强调其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对“一国两制”方针的坚定拥护、对香港特区的忠诚;所谓“能”,不仅是指专业能力突出,拥有良好社会声望,更包括协调沟通、推动政策、为市民排忧解难的实际本领。

  本届立法会选举提名期日前结束,参选人五光十色,呈现出多元化与专业化特征,其中既有长期深耕基层的社区领袖,也有来自金融、科技、教育、法律等领域的专业精英,基本上符合“德才兼备”的标准。当然,所有参选人均须通过资格审查才能成为真正的候选人,确保其符合“爱国者治港”原则,从而筑牢“一国两制”实践的底线红线。

  “选贤任能”是民主的真谛,也是推进“良政善治”的基础。良政,表现在有效回应市民诉求、破解长期积弊;善治,体现在提升管治效能、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社会公平。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香港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新一届立法会责任重大,立法会议员既要协助特区政府破解房屋、安老、教育、青年等深层次问题,也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转型提供真知灼见。一个高效、协作、务实的立法机关与特区政府良性互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衡,将迸发出推动香港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力。

  中央对香港由治及兴的殷切期望,正是通过制度完善与人才选拔逐步实现。“港澳平”文章明确指出,在新的选举制度下,选举回归选贤任能的本质,尤为突出公平竞争、良性竞争。所有合资格候选人,都将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事实上,通过比政纲、比实绩、比能力、比形象,努力争取每一张选票。而充分、全面的竞争,有利于选民优中选优、强中选强,实现“选贤任能”的初衷。

  新一届立法会选举即将全面展开,选出最高水平的一届立法会是各界共同期望。唯其如此,才能确保将国家“十五五”规划为香港提供的机遇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将“一国两制”制度优势转化为更强大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第八届立法会选举不仅是选举制度优化后的又一次民主实践,更是香港迈向良政善治新阶段的起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