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未来香港2025”创科大赛总决赛暨科技人才论坛昨日举行。右图:昨日下午举行的科技人才论坛,有众多创科界人士出席。
“未来香港2025”创科大赛总决赛暨科技人才论坛昨天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大赛由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主办,吸引逾200家内地科技企业参赛,参赛项目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先进制造等前沿领域,多位特区政府官员与创科界人士出席。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表示,香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制度优势与人才支撑,特区政府会持续打造具竞争力的创科生态,推动创新与实业融合。他呼吁市民把握12月7日立法会选举机会投票,履行公民责任。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胡盛龙表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结合至关重要,联合会正协助内地临港科创产业园探索新型融资路径,并计划推动企业在港申请上市。\大公报记者 邱梓茵、邵淑芬(文) 林良坚(图)
本届大赛获奖团队除可分别获得1万至5万港元奖金外,更有机会获得“未来香港”创科基金500万港元投资;同时,主办方还将为获奖团队提供申请政府资助项目、香港科学园/数码港培育计划,以及高才、优才、专才等来港人才计划的免费指导服务。
孙玉菡吁12.7投票 履行公民责任
孙玉菡在颁奖礼致辞表示,香港拥有金融、法律及国际联系优势,未来发展关键在于创新驱动与人才培育,香港需要打造国际人才高地和创科枢纽以适应全球发展趋势,劳工及福利局和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也将积极协助科技人才来港发展,共同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他指出,只要社会保持开放包容,香港定能在创科领域开创新天地。
孙玉菡强调,香港社会的多元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新旧香港人只是相对概念”,他鼓励来自不同地区的年轻专才融入本地、共同建设未来。立法会选举将在12月7日举行,孙玉菡呼吁市民踊跃投票,履行公民责任。
胡盛龙致辞表示,香港科技青年联合会秉持“共建共享”精神,过去四年持续推动多届创客赛事,见证香港青年创新力量的茁壮。他指出,本届赛事新增福州与无锡两个赛道,分别聚焦人工智能医疗及先进制造环保能源领域,旨在推动港青与内地创科交流及产业对接,让香港创客不仅能扎根本地,也能通过香港走出去,贡献国家建设。
胡盛龙:推动内地科企来港上市
胡盛龙认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结合显得尤为关键。他强调香港在金融灵活性与国际资本联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助科创企业实现“虚实共生”,推动新一代产业融资模式的发展。他透露,联合会目前正协助内地临港科创产业园探索新型融资路径,并计划推动相关企业赴香港申请上市。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深低温技术研发项目夺得此次比赛冠军,该公司创始CEO潘伟伟介绍,深低温技术是指零下253度以下的低温制冷技术及其相关探测技术,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氢和氦的低温技术。这是一项典型的共性关键支撑技术,在氢能核聚变、量子计算、高端芯片、高端医疗等领域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支撑作用。
苏州英诺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时控吸收镁合金”项目获得亚军。公司负责人时晨介绍,针对传统金属植入物需通过二次手术取出的痛点,团队自主研发的时空降解镁合金器械,可帮助患者实现“一次治疗、完全康复”,不仅能减轻患者身心负担,还能提高医院病床周转率、降低医保支出。目前,该产品已获得美国IPM认证及中国创新医疗器械通道资格,是内地唯一获得中美双创新认证的镁合金骨科产品。
广东清澜华创新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纯锗探测器项目赢得季军。公司负责人王振华表示,该项目打破了我国在探测器领域五六十年来依赖进口的困局。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公司于2024年在广州黄埔基地实现高纯锗探测器量产,并自主突破零下200度制冷、真空密封等核心技术,目前已向核电、军工领域交付100余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