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改善本港的就业情况?
❶谭镇国:办职业培训班及招聘会
•落区时听市民反映难找工作,因此要做好职业配对。新界社团联会在新界北有多个培训中心,提供逾百个职业培训班,拥有强大的雇主网络,每年亦举办数十次招聘会,协助近千间来自不同界别的企业招揽求职者。他强调应保障本地劳工权益,建议打击黑工,透过发展北都助解决职位不平衡问题。
❷曾劲聪:应重视本地工减薪问题
•曾在落区时了解到有基层劳工从事食肆工作,但在特区政府扩大输入外劳后薪金被减少近半,他认为需务实看待打工仔面临的问题。他强调,并非绝对反对输入劳工,而是希望特区政府重视本地劳工因外劳数目增加而改做兼职及被减薪的问题。
❸沈豪杰:鼓励港青回大湾区发展
•与其研究如何增加就业率,倒不如讨论如何提供优质就业及解决就业错配问题。他表示,不少年轻人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却没有获得足够的优质就业机会,令部分青年“躺平”在家。他认为特区政府在输入外劳的同时应加强监管,并鼓励港青扩阔视野,尝试在大湾区其他城市寻找机会。
❹廖子聪:推进大学城建设吸人才
•北都发展将增加大量就业机会,应以产业带动规划,加强创新科技生物、专业服务和特色产业落户,同时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与新田科技城发展,为香港带来更多收入。他强调,推动北都大学城的建设有助于吸引更多顶尖教授与学生来港,运用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与创新元素更好地服务香港。
❺姚铭:创造机会助市民原区就业
•提高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做大个饼”,发展产业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他认为特区政府与业界需思考如何扶持零售、饮食及建造业,并在北部都会区创造更多就业空间,协助市民原区就业,让他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解决职位不均的问题,减少上下班的交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