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医健事/监测仪代替笃手指 糖尿患者住院率大减

2025-11-14 05:01: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博文(右)以前每天要“笃手指”8至9次,有时不愿意配合。 右图:植入皮肤的感应器配合传送器,可24小时监测血糖。

  【大公报讯】记者肖泓宇报道:中大医学院及儿童糖尿协会在2023年展开“赛马会年轻糖尿支援计划”,至今已为逾900名青年糖尿病患者提供“连续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 CGM ),协助管理糖尿病。研究数据显示,持续使用CGM12个月后,因酮酸中毒症而住院的比率大幅下降85%,出现严重低血糖症风险降低超过60%,高血糖风险亦降低超过50%。中大医学院相信,血糖监测仪可协助患者自我控制病情,减低医疗成本。

  糖尿病患者若未能妥善控制血糖水平,有可能引发急性糖尿病严重症状,甚至会出现失明及肾衰竭等长远并发症。随医疗科技日益进步,患者除可每日“笃手指”四至五次检测血糖外,亦可透过CGM持续监测血糖水平,更全面评估自身血糖水平控制状况,配合连接胰岛素泵等仪器,更可即时调控血糖水平。

  血糖水平大有改善

  “赛马会年轻糖尿支援计划”为958个青年糖尿病患者提供连续血糖监测仪,患者将一个5元硬币大小的感应器植入手臂皮肤下,再配合传送器,即可24小时监测血糖,并将资讯和警告传到阅读器或手机,亦可上传到云端。

  数据显示,持续使用CGM对管控血糖水平效果显著。参与首阶段计划的644名青年当中,持续使用CGM 6个月及12个月后,整体血糖水平有明显改善。数据亦显示,青年持续使用12个月CGM,因糖尿病酮酸中毒症而住院的比率大减85%,出现严重低血糖症风险降低超过60%,并发高血糖风险亦降低超过50%。

  四岁男童博文患有1型糖尿病,妈妈关太表示,未使用监测仪前,每天要为儿子“笃手指”8至9次,博文感痛苦多次不愿意配合,现佩戴CGM即可免却这些烦恼,更可于手机上随时随地监测博文的血糖状况。她补充,CGM可观察血糖曲线,有助了解不同食物对血糖影响,对他们选择健康食物有很大帮助。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助理教授吕雅文表示,持续使用CGM12个月,大幅降低因严重低血糖症及酮酸中毒症的住院风险,医疗成本亦随之显著减少。现时每个连续血糖监测仪平均售价约400元至700元,每10天或15天需要更换一次,每月相关费用过千元,有患者因财政负担而未能长期使用监测仪,希望能争取资助,减轻使用者财政压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