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香港岛西地方选区论坛昨日首次移师香港公园奥林匹克露天广场举行。\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右图:香港岛西选区五名候选人杨哲安、陈家珮、黄秋萍、陈学锋和郭伟强昨日在论坛上就不同议题阐述各自的立场。\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第八届立法会选举将于12月7日举行,由特区政府举办的2025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踏入第五日。“港岛西地方选区论坛”昨日(15日)上午于香港公园奥林匹克露天广场举行,五位候选人分别为1号杨哲安、2号陈家珮、3号黄秋萍、4号陈学锋和5号郭伟强。他们围绕自己的政纲,以及“促进种族共融”、“改善地区卫生”、“推动海滨旅游”等议题展开讨论。
暖阳照耀,微风阵阵,助选团队和到场的市民热情洋溢,“投入选举共创未来”的口号声整齐响亮,展现完善选举制度后,“爱国者治港”下香港社会各界共同维护良政善治,共建美好香港的努力和决心。\大公报记者 陆九如
为政府“度桥” 拓向上流空间
1号候选人杨哲安自言在当区成长,十分熟悉区内情况,亦是当区唯一有政、商及地区服务经验的候选人。他的参选理念为“求变”与“希望”:第一,香港要变,先决条件即议会要变,自己会给更多“桥”予政府,发展经济让香港社会有更多向上流动的空间;第二,过往投票率低,今届参选是希望给沉默的大多数一个真正选择的机会,选出实干的议员。
鼓励妇女议政 增香港竞争力
2号候选人陈家珮表示,希望鼓励更多妇女参政议政,持续提升香港竞争力,打破单一视野的政治文化。她指出,过去四年,自己始终保持服务香港社会的初心,尽心做好立法会工作,共参与26项立法工作。她又说,港岛西是特别的选区,既有作为国金中心的中环,亦有文化中心的南区,希望未来能够发挥好桥梁作用,继续服务香港。
完善交通基建 争取重推租置
3号候选人黄秋萍指出,自从担任离岛区议会交通运输委员会主席后,更了解区内民生需求,致力解决单车泊位难、交通堵塞等痛点。她介绍自己的参政理念,包括完善交通基建,争取兴建大屿山环岛公路,关注南港岛綫西段进度,争取重推租置计划,并致力保障妇女权益,如争取将三八妇女节纳入香港法定假日等。
推动楼宇更新 改善市民生活
4号候选人陈学锋表示,过去26年,自己从议员助理、区议员到如今的立法会议员,始终不忘这份工作带来的满足感,能真正帮助市民。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租置计划、海滨长廊及楼宇更新大行动,令市民生活越来越好。
聆听各方意见 保障雇员权益
5号候选人郭伟强强调,自己坚持投身爱国建制派,多年来在议会坚决反“拉布”和支持止暴制乱。作为候选人中唯一的注册社工,他指自己具备强大同理心接触基层及聆听每个阶层意见。他承诺,若当选未来会继续在立法会保障雇员权益,关注过劳现象、外送员基本保障问题、丰富置业阶梯、居家养老的支援配套、加快南港岛西綫按预期通车等议题。
参考各地经验 平衡旅游保育
在辩论环节,5位候选人围绕如何在平衡多方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本港海滨长廊的活化和配套发展的议题各抒己见。2号陈家珮表示,南丫岛常出现蓝海龟,可参考国外经验,在平衡旅游业发展和环境保育的同时,促进本土经济发展。3号黄秋萍主张“还港于民”,又提议将海滨长廊分段规划为不同主题区。5号郭伟强指应促政府拆墙松绑,先打通后优化,亦可推广渔民文化,增加跳岛交通接驳等。
针对相关议题,4号陈学锋主动提问1号杨哲安,询问若要将中环海滨长廊打造成新的兰桂坊,以他所见应如何推动,有何建议。1号杨哲安提出当下新兴活动“silent disco(静音迪斯可)”这一建议,同时用英文反问其他候选人,如何更好为不会讲中文的来港旅客提供英文服务。一问一答间,看似针锋相对,实则良好互动,不同意见交流,迸发新的火花。此外,杨哲安提到海滨长廊洗手间设置不够人性化的问题时,不少市民在台下点头表示认可,证明候选人对于相关议题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引发广大市民游客的共情。
市民马婆婆笑称,自己81岁人第一次参加相关活动,感受到现场氛围的热烈,又指本次立法会是“全家总动员”,她由子女鼓励出来投票,选择自己心仪的候选人。市民梁先生则表示,即使出现设备故障的情况,但可以感受大家都比较斯文,且各位候选人都真正表达了自己服务香港的意向,又认为竞争激烈,各候选人都是各尽所能,各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