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五位候选人吴秋北、植洁铃、郭浩景、阮建中及李清霞,在香港岛东选区论坛前亮相。右图:各候选人的助选团手持巨型头像牌及名牌集气,大批市民亦到场旁听,气氛热闹。
特区政府本月11日起一连举办39场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选举论坛,昨日下午压轴的香港岛东选区论坛假香港公园奥林匹克广场举行。工联会候选人吴秋北、民建联植洁铃、新民党郭浩景、自由党阮建中及民建联李清霞五位候选人出席。
李清霞由于身体不适,在政纲介绍环节后要送院治疗,未能参与后续辩论,当时另外四位候选人即时上前搀扶慰问。候选人围绕启德体育园落成后香港大球场功能转型议题,聚焦如何善用大球场、惠及居民同时兼顾国际赛事等展开激烈交锋,并表达居民心声,赢得台下助选团及观众的热烈掌声。\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 洪泽楷(文) 北山彦(图)
港岛东选区论坛在热闹的气氛中举行,各候选人的助选团身穿鲜明颜色战衣,手持巨型头像牌及候选人名牌集气拉票,不少市民亦到场旁听。辩论环节聚焦“启德主场馆落成之后,有不少声音建议改变香港大球场的功能,包括拆卸、改建甚至开放让居民使用,成为地区运动场。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几位候选人就此发表不同意见。
倡“中型赛事+社区体育综合体”
1号候选人吴秋北指出,香港大球场具备适度开放予市民使用的条件,同时须保留举办专业赛事的功能,建议以“中型赛事+社区体育综合体”模式重新定位,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民生效益最大化。具体措施包括研究增设田径跑道,继续承办本地足球、橄榄球、学界及区域性田径赛等中型活动。
他认为有关模式意味场地将更开放,建议香港大球场向学校、社区团体、青少年开放,以可负担价格推动体育普及化。他承诺当选后会在立法会建立常态化社区参与机制,定期收集学校、体育团体及市民意见,确保大球场真正“为民服务”。
可升级建“港岛体育园”
2号候选人植洁铃表示,应把握大球场重新定位的黄金机会,联同周边奥运大楼、南华会等设施,升级打造成“港岛体育园”,建成具规模的体育行政中心及培训基地,为港岛东市民提供运动及休憩空间。她指出,随着大型赛事迁往启德体育园,大球场所举办的体育活动大幅下降,却仍需承担高昂营运开支,建议引入市场化营运模式,增加共享运动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她亦认同阮建中关注的湾仔交通问题,强调打造港岛体育园可一并改善周边交通配套。
忧仓卒定位 资源或错配
3号候选人郭浩景主张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思考大球场未来。宏观上,应将启德体育园与香港大球场等重要场馆联动,在国际层面争取更多赛事,甚至2036年申办奥运;微观上,则须确保大球场更好服务东区、湾仔区及周边居民。他提醒,启德体育园启用时间尚短,营运数据仍不足,若过于仓卒决定香港大球场定位,恐造成资源错配。他强调,称职的立法会议员应广泛聆听市民及持份者意见,通过充分咨询再作科学决策。
须先解决交通瓶颈问题
4号候选人阮建中表示,明确支持将大球场改建为社区综合体育中心,除保留足球场及田径跑道外,建议增设健身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场等室内设施,纾缓港岛东康乐设施长期爆满、市民“租场难”的困境。他强调,任何改建方案包括是否拆卸看台作学界用途,都必须先解决当区交通瓶颈。他认为,地区发展须先尊重居民意愿与忧虑,与政府部门合作,以及与持份者寻求共识,取得市民支持方能有效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