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界夜诊需求大 医管局拟增名额

2025-11-16 05:01: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李夏茵表示,普通科门诊、即现时的家庭医学门诊和医院服务,存在失衡情况。

  【大公报讯】记者易晓彤报道:全港现时有75间家庭医学诊所,有23间提供夜诊服务,夜诊服务供应不足向来受到关注。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李夏茵昨日在一个电视节目表示,新界区的夜诊服务需求较大,会在北葵涌新增夜诊服务,医管局亦期望能在沙田、屯门再加开夜诊名额,并预计合共有9至10间会增加夜诊名额。她又说,医管局正研究可否将夜诊的经营模式,改为恒常延长服务时间,并增加全日的筹额。

  部分日间筹或拨至夜间

  李夏茵表示,普通科门诊、即现时的家庭医学门诊和医院服务,存在失衡情况,医管局希望改善,计划增加家庭医学的筹额,无论日间和夜间的筹额都会增加。她又说,未来将增设1间夜诊服务,并将部分日间筹额调至夜间,以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被问到如何缩短专科门诊的轮候时间,李夏茵表示,严重或紧急的个案,维持8星期内获安排应诊;至于稳定新症,现正试行在各联网部分专科采取特别安排,主要是先定下一个预约期限,例如必须在50个星期的预约时间都要全部约满,医管局便会适量开放更多预约期,轮候时间不会无限延长。医护人员主要按收到转介的先后次序预约。她说,期望在新措施下,整体轮候时间可缩短四分一至三分一,希望明年可以全面推行。

  研准病人到其他医院抽血

  李夏茵又说,专科门诊的流程仍有不少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抽血,希望可以因应病人的需要,安排抽血的医院或门诊,毋须一定要在覆诊的医院抽血,“譬如我住天水围,但在中环上班,我可能在中环抽血,我的报告都可以天水围覆诊的时候医生见得到”。

  公立医院殓房明年起由免费改为按日收费,原定遗体免费存放期为3日,其后再放宽至28日。李夏茵表示,现时医管局殓房的尸格数量在国际间已算多,但仍然经常出现“一格两尸”的情况,有需要加快尸格流转。数字显示,现时8成遗体在28日内已被领取,医生平均3日内亦可发出死亡证,她相信现行“用者共付”原则,能为大众接受。至于是否需要增加殓房容量,她认为资源应重点放在医疗服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