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组合疗法降膀胱癌死亡率 医学界促纳名册减病人负担

2025-11-18 05:01: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古倬勳报道:香港每年约440宗膀胱癌确诊,及约200宗死亡病例,膀胱癌早期症状易被忽略,确诊时病情或已恶化,晚期患者的5年相对存活率只有9%,副作用高的化疗亦非适用于所有患者。近年医学界发现一种组合疗法,膀胱癌晚期患者的死亡风险可降低53%,副作用亦明显比化疗低。本港患者虽然可自费接受该疗法,但费用高昂,医学界期望政府与各界合作,降低病人的负担。

  过去40年来,铂类化疗为晚期膀胱癌患者的常见疗法,惟具严重副作用,包括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及口腔溃疡等,许多患者因肾功能不全等健康状况而无法接受化疗,即使接受化疗,仍有过半数患者无法存活超过18个月,亦有机会复发或病情恶化。

  近年医学界透过临床试验,发现结合“抗体药物复合体(ADC)”与“免疫疗法(IO)”的组合疗法,大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治疗的副作用。ADC透过抗体,将抗癌药物精准送达至肿瘤细胞,直接杀死癌细胞,减少伤害正常组织;IO则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辨识与攻击能力。香港泌尿肿瘤科学会副会长及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潘明骏表示,试验中接受组合疗法患者的死亡风险比传统化疗降低53%,存活期中位数由16.1个月延长至31.5个月;疾病恶化风险降低55%;严重副作用方面,组合疗法除了引起少数肺炎及结肠炎,整体远比铂类疗法低,前者的严重血液毒性发生率约12%,远低于后者的30至50%;组合疗法亦未接获肾毒性相关报告,即其可作为不适合接受化疗的患者之选项。

  末期癌患者庆幸接受治疗

  65岁谢先生(化名)接受组合疗法治疗膀胱癌。他忆述约两年前,突然出现间歇性血尿,求医并接受超声波检查时仅被诊断为气泡;三个月后血尿情况恶化,接受X光机等检查后,始证实确诊膀胱癌四期。确诊后两个月,癌细胞已扩展至全身,他坦言当时骨痛到夜晚无法入睡,说话亦感乏力,开始绝望到安排身后事。他其后接受组合疗法,两周后骨痛和血尿已明显改善,三个月后恢复工作。虽然后续曾出现严重皮肤红疹等副作用,但他坦言“能捡回一条命已经很庆幸,无法想像自己能正常工作,还能坐飞机去埃及旅行”。他勉励癌症患者要勇敢面对,勿延误治疗。

  现时相关药物未被纳入资助计划,需病人自费。潘明骏表示,病人在每个疗程需自费高达五位数,甚至更高费用,希望政府将相关药物纳入药物名册等方式,为该疗法提供费用减免,降低病人负担,让更多病人受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