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和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日前分别转载《大公报》刊发关于《“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的重温和社评文章,引起各界热烈回响。多位政界人士强调,香港今日拥有的民主制度,是中央政府送给香港的一份珍贵礼物,市民理应倍加珍惜。希望全港市民在12月7日带同家人、同事投下神圣一票,支持完善后的选举制度,选出有为、有能的议员。
有学者认为,从回归后直到几年前,香港民主发展走了弯路,行政立法关系不但没有实现基本法的立法原意,甚至是背道而驰。期待新一届立法会产生后,行政立法关系可以踏上新台阶,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改善经济民生、联手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1975年入职港英当局,至今已为香港服务近50年。她以自己半世纪亲身经历,强调香港今日拥有的民主制度,是中央人民政府赋予700万港人的一份弥足珍贵的厚礼。
叶刘淑仪回忆,回归前,立法局主席由英国委任的总督兼任,议员则由官守议员及委任议员组成,市民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直至1980年代,港英当局眼见香港回归已无可避免,才仓促推进政制“民主化”,在1985年首设间选议席及功能界别,而第一次地区直选则要待至1991年才举行。
叶刘:中央政府很重视民主发展
叶刘淑仪指出,港英当局早年的政制改革曾采取较稳健、循序渐进的路向,但彭定康上任末代总督后,大量具强烈反华立场的政治人物进入立法会。这些人士把意识形态凌驾于香港整体利益之上,强行加速民主进程,最后令回归后的首任行政长官需要面对一个充斥着反中乱港分子的立法会,使得特区政府的施政举步维艰。
叶刘淑仪强调,中央政府其实相当重视民主的发展,中央政府早于2014年便提出“8.31方案”,赋予港人普选机会,只是有关方案被当时立法会内的反中乱港议员带头否决,让港人失去一次实现普选的机会;2019年,中央政府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强调民主不应只停留在选举一刻,而应贯穿施政全过程,切实回应市民诉求,让市民真正安居乐业。
叶刘淑仪表示,2021年第七届立法会选举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根本原则,此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便由邓小平先生明确指出,即“治港者必须爱国爱港”,而今次第八届选举则是“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全面及准确实践。今次选举共有161名候选人经选举委员会确认提名资格后,竞逐90个议席。特区政府为今次换届选举进行前所未有的全面动员,不仅大规模宣传造势,更为公务员提供多项投票便利,并联同私人机构推出优惠诱因,务求鼓励全港市民积极参与。
中央开启“港人治港”实践
“重温白皮书能够令广大市民明确认知英国殖民香港时期,香港从未享有真正的民主权利,是中央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港人治港’实践。”全国政协常委、商界(第二)立法会议员廖长江自2012年担任立法会议员,亲历了2014年政改方案被否决;以及黑暴后,于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并于2023年推动完善地区治理。
他表示,2014年,中央政府进行推动香港民主发展的第三次重大努力,发表《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8.31决定),为实现行政长官普选绘制了路线图。很遗憾,因当时揽炒派提出违反基本法的“公民提名”方案,建基于8.31决定的香港政改方案在反中乱港分子的阻挠下,于立法会遭到否决。
“中央不畏艰难与障碍,对香港的民主承诺一如既往,始终遵循‘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确保香港民主发展从本地实际出发、依法有序进行,关键是一直在进步。”廖长江表示,中央是香港民主制度的设计者、创立者、维护者和推进者。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后,与过去的种种乱象相比,如今立法会更具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和均衡参与性。他说,正在展开的第八届立法会选举,161名候选人背景多元,具有年轻化、专业化等特点。选举竞争性持续增加。候选人比拼政纲、理念和服务市民的能力,充分展现了优质民主实践的新气象,为香港民主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廖长江指出,民主发展离不开市民的亲身参与。无论是为自身还是社会整体着想,市民都应在12月7日踊跃投票,行使公民权利。
民主发展须有利国家安全
“从回归后直到四年前,香港民主发展走了弯路,行政立法关系不但没有实现基本法的立法原意,甚至是背道而驰!”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表示,由于反中乱港分子的各种违法的破坏和斗争,以及滥用立法会权力和议事规则,令立法会无法正常运作,行政立法长期处于对立斗争状态,有效管治更无从说起。直到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民主发展才重新回到“一国两制”的正轨。
刘兆佳强调,香港民主发展必须对维护国家安全有利、对实践“一国两制”有利、对“爱国者治港”有利、对维持香港繁荣稳定有利,不能脱离实际盲目照搬西方的一套。期待新一届立法会产生后,香港的行政立法关系、香港的有效管治和香港未来发展会在过去四年行政立法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踏上新台阶,尤其在通过参与“十五五”规划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以北部都会区建设为抓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民生的改善,以及联手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等事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