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教育线上/科大医学院全球招聘创院院长

2025-11-20 05:01: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科大筹办本港第三间医学院,校长叶玉如昨日表示,校方计划未来25年总投入超过70亿元。\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右图:科大会优先发展清水湾校园,作为牛潭尾新医学院的过渡校舍。

  特区政府前日正式批准香港科技大学筹办本港第三间医学院,科大昨日举行记者会详述发展蓝图。校方计划未来25年总投入超过70亿港元,首阶段斥资20亿元在清水湾校园兴建教研大楼,2028/29学年招收首届50名学生,开设四年制第二学位内外全科医学士课程。校方指出,首批招收学生将有生物科学方面背景,日后希望招收有人文科学以至人工智能背景的学生。

  新医学院教研团队亦已见到雏形,6位教授已正式到任,另有36位海内外资深临床或非临床学者已签署加盟意向书。叶玉如表示,大学马上展开招聘创院院长和领导团队,院长除要有医学教育经验,亦要对香港和内地有认识。\大公报记者 邱梓茵

  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在记者会上强调,大学财政状况稳健,“储备在公立大学中仅次于港大、中大,多年来无借贷、无欠款”,为医学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据介绍,校方初期将拨款20亿港元,在清水湾校园兴建医学院教研大楼,充分共享现有校园设施资源;长远规划在北部都会区牛潭尾校园打造先进医学院校舍,与新田科技城及大学城形成协同效应,深度对接北都发展战略。

  科大校长叶玉如感谢特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她表示,新医学院的成立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要举措,“特区政府以长远目光推动香港成为国际科研与医学教育枢纽,科大将全力配合,把握北都发展机遇,为国家与香港培育高层次医疗与科技人才。”

  专攻“第二学位” 盼收跨领域学生

  叶玉如表示,新医学院“错位发展”,与本港现有两所医学院以第一学位招生为主的模式形成互补。叶玉如介绍,会采用“第二学位”入学,首届拟招收约50名本地及非本地学生,全球招生将于2027年或之前启动,申请者需持有本港或海外顶尖大学科学或医疗相关学科学士学位,并对医学专业充满热忱。她表示:“欢迎生物科学、人文科学、人工智能等背景的学生跨领域申请。”

  课程设计上,学院将紧扣香港基层医疗服务需求,借鉴全球优秀课程经验,融入医学研究元素,并着重早期临床体验,结合基层医疗与临床实习,推动跨专业教育,确保毕业生达到香港医务委员会的执业标准。

  麦海雄医生特别提到科技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医学的发展与科技息息相关;我们要培养‘会诊疗,懂科研’的医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大化发挥科技对医疗的增益,最终惠及病人。”

  院长须对内地医疗深入了解

  目前,新医学院教研团队已见雏形,6位教授已正式到任,包括前澳洲国立大学健康与医学院院长Russell Gruen,现担任科大副教务长(健康与医学科学)。另有36位海内外资深临床或非临床学者已签署加盟意向书,同时获本地及地区临床顾问协助支持。校方透露,即将启动全球招聘计划,招募创院院长及学术领导团队成员,期望创院院长具备医院管理经验,并对内地医疗领域有深入了解。此外,科大正与多家临床服务伙伴磋商,计划聘任旗下医生担任名誉及客席教授,支援课程设计、教研发展等工作。

  科大自2024年初宣布申办医学院以来,已积极拓展合作网络,至今已与约40所海内外知名医学院、医疗机构及医院达成合作协议。内地合作伙伴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顶级医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香港本地合作医院涵盖养和医院、港安医院等;海外合作伙伴则包括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伦敦帝国学院、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等国际知名学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