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于第一阶段的完税标签制度先导计划中,完税标签材质为易碎纸(上),而第二阶段经优化后改为防拆贴纸(下)。
【大公报讯】记者伍轩沛报道:为打击白牌烟,让市民更容易辨识完税烟,政府推出为期3个月的完税标签制度,于指定香烟盒上贴上标签,第一阶段测试早前结束,本周一(17日)展开第二阶段先导计划,范围扩展至多个边境口岸。香港报贩协会表示,首阶段先导计划以便利店为主,但参与计划的香烟牌子仅得三款,而店员不知道标签意义,建议政府加强与生产商及零售业界的沟通,积极开展宣讲与咨询工作,又建议先导计划延伸至报摊及士多等关键零售点,增加成效。
为打击白牌烟,海关早前展开第二阶段先导计划,将使用经优化的试行完税标签,其设计采用更轻薄的纸质及印上雷射图案的防伪技术,已附贴标签的香烟将视乎完税情况,陆续推出全港的零售点出售。又会将计划拓展至更多边境口岸的海关课税室,包括罗湖、香园围及广深港高速铁路西九龙站。
建议范围延伸至报摊及士多
香港报贩协会主席林长富昨日表示,支持海关各项打击私烟措施,并欢迎海关就完税标签制度推行先导计划。他称,近日协会于多区了解发现,现时正推展的先导计划于便利店推行,三款内地品牌香烟销量十分有限,未能反映制度在零售层面的实际执行问题。协会又发现,虽然烟盒上贴有完税标签,但部分便利店店员不清楚标签的意义,有店员更误以为标签上的圆形图案是指“爆珠”口味。
林长富建议,第二阶段先导计划,应纳入更多主流香烟品牌,并将范围延伸至报摊及士多等关键零售点。又呼吁相关部门加强与生产商及零售业界的沟通,积极开展宣讲与咨询工作,确保政策设计贴近实务,并在实施时间表上给予业界合理准备期,以促进顺利过渡,共同落实完税标签制度之预期成效,彻底杜绝私烟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