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政界:香港发展优质民主 加快实现由治及兴

2025-11-21 05:01: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成为近期香港全社会关注焦点,《大公报》17日全文刊发国务院新闻办2021年12月发表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并发表题为《选好立法会 实现好发展好香港优质民主》的社评文章,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表示,新选举制度下的立法会选举展现了香港优质民主的蓬勃生机,为香港实现良政善治奠定坚实基础。社会各界期待,新一届立法会能够更好地服务香港发展,推动香港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实现更加繁荣稳定的未来。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香港根本无民主可言。直到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方针落地实施,香港才真正开启民主新纪元。”全国政协委员胡剑江指出,回溯香港民主发展历程,白皮书早已给出清晰答案。香港的民主绝非“港英遗产”,更非凭空出现。

  全国政协委员施清流强调,从修例风波的惨痛教训到新选举制度的稳健实践,历史鲜明昭示:任何地方的民主发展,都绝不能以损害国家安全为代价。“没有国家安全的屏障,所谓‘民主’只会沦为动乱的借口。”

  全国政协委员周春玲用具体数据说明新选制的成效:第七届立法会审议通过法案约130条,较上一届立法会同期增加60%。妥善处理了“三隧分流”、撤销强积金“对冲”、规管网约车等积存多年的难题,同时亦通过了许多着眼于提升香港竞争力的政策措施。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立法会与特区政府共同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履行延搁了超过26年的宪制责任。

  本次选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性。周春玲表示,三大界别共有161人竞逐90个议席,没一个候选人能够“自动当选”或“躺赢”,取而代之的是个个无把握、人人有机会的开放性格局。

  全国政协委员莫海涛认为,新制度着眼提升代表性、均衡参与及公平竞争,让民主更好服务治理与民生,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内涵。

  呼吁选民积极行使投票权

  胡剑江指出,161名候选人即将接受选民检验,此次选举的重要性更胜以往,第八届立法会议员履职的四年与国家“十五五”规划高度重叠,直接关系香港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的成效,更对破解房屋、土地等民生难题至关重要。

  施清流观察到,本次选举呈现出守正创新、良性竞争的鲜明特质:“候选人聚焦经济民生、踊跃提出实招,选民踊跃参与、理性表达诉求。”

  他们共同呼吁选民积极行使投票权。胡剑江表示,珍视手中民主权利,坚持理性选择,以政纲论高低、以能力决胜负、以形象争认同。

  周春玲指出,投票既是公民权利,亦是社会责任。“每一位选民的参与,都关系到香港的未来发展和市民的切身利益。”

  施清流呼吁,市民用手中一票选出真正爱国爱港、有能力有担当的议员,共同守护国家安全,共筑香港民主的坚实基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