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商界(第三)选举论坛两名候选人讨论中企如何为香港和国家作出更多贡献。
商界(第三)
新一届立法会选举投票将于12月7日举行。2025立法会“爱国者同心治港”功能界别商界(第三)选举论坛昨日上午举行,Q1号候选人严刚和Q2号候选人张琪腾围绕个人政纲,以及“优化跨境交通运输网络”、“吸引海内外医疗人才来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育”等议题展开讨论。
严刚表示,希望未来能令中企成为香港多元协作的推动者和海外拓展的先行者。张琪腾承诺,当选后将为中企争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建立中企与政府沟通的平台。现场座无虚席,双方助选团都怀抱对选举的极大热忱为候选人打气,气氛热烈。\大公报记者 陆九如
严刚表示,他作为中资企业资深管理者,长期扎根香港,见证了香港回归以来的点滴变化。他认为,现时香港最紧迫任务是提升政府效能,促进经济发展;他同时呼吁,中资作为重要持份者,要继续投资、服务香港,加快香港由治及兴的步伐。严刚的竞选口号是“共融发展,强企兴港,中企勇担当”,他的政纲包括搭建多元协同、创新发展、温暖民生、区域协作、拓展海外在内的五大桥梁,以中企所长服务香港所需。
倡驻内地经贸办力招科企
张琪腾指出,此次参选属自我挑战,亦回应了其服务社会的志向和初心。他26岁以民选区议员身份开始服务社区居民,重视社区需求和市民意见,以民为本。张琪腾提出,设立中企三大篇章,十大政纲,涵盖对接“十五五”规划,推动将北都纳入“十五五”规划以服务国家需要,持续优化上市融资制度,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护航中企出海,打造国际产业链,培养建港人才等。
其后,在抽签问答环节,被问到如何吸引内地先进创科企业来港发展时,张琪腾表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有包括自由经济、简单税制、实行普通法等独特优势,能够吸引内地相关创科企业落地香港并“走出去”。他建议特区政府在内地的经贸办加强招商、咨询、协助企业等功能,并在吸引内地科创企业来港后,密切留意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而针对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应该提供何种支援服务及方案的问题,严刚建议要真正将政策落实到位,提供精准的政策扶持,开通绿色通道,还要发挥香港融资平台优势,提供充足资金支援。
借北都助力内企拓港市场
被问及如何推动中资企业发挥跨地域和跨制度的优势,以服务本港社会发展时,严刚表示,中企要更好发挥内联外通的优势作用,多元协同,与港企、外企共同合作。另外,中资企业不仅要促进创新发展,更要成为区域合作的推动者。至于如何帮助内地企业解决在港发展面对的困难,张琪腾指出,首先可以研究拓展本港商户的支付手段和支付平台,其次应让来港内地企业掌握香港的发展优势,最后是可以依靠北都发展帮助内地企业开拓香港本土市场。
被问及当选后将如何优化现时融资渠道及信贷保证,支持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时,张琪腾表示应加快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另外,可以吸引在美上市中概股回流香港,同时降低上市门槛等。至于港商如何把握电商市场发展机遇,严刚则认为港人北上消费的情况可能是港商新的机遇,能够催生新的产业以及业态,建议在北都加强相关工作,例如设立电商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