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讲师,同时也是饮食专栏作家,萧欣浩特别关注教育、出版、饮食、旅游等领域。萧欣浩认为,疫情后香港饮食行业复苏乏力;越来越多香港市民将消费目光投向深圳等大湾区内地城市,“这并非坏事,但本地餐饮更需找准定位”。
善用湾区发展空间
萧欣浩从“专业”与“湾区融合”两个维度提出自己对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期许。他提到,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不少问题,比如饮食业的租金压力、出版业的市场拓展难题等,候选人需深入了解所代表行业的实际需求,“对业界越理解、越熟悉、他的(行业)网络可能就够大够稳够实,要启动项目就会相对容易一点,另外听取业界的声音也会比较全面。”
另外,他希望候选人的政纲能够契合国家发展规划与大湾区建设的蓝图,明确香港在区域融合中的角色,不能只靠民间自发交流,更需要政策层面的衔接与支持。萧欣浩认为,大湾区融合是香港发展的关键机遇,部分行业可以考虑向大湾区其他城市拓展,以缓解空间与租金压力,也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萧欣浩指出,今次立法会选举中多了很多新鲜血液,希望年轻人的加入能带来新的风气、新的思维,为香港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也为破解行业困局、深化大湾区融合提供了新的可能。他期待今次选举能出现新的视野、新的思维,尤其在饮食、旅游等行业,“发展出香港特色,吸引更多内地和外国游客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