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郑镇炎呼吁市民投票选出做实事的议员。\受访者供图
74岁的港人郑镇炎,重走长征路,2024年10月17日在江西渝都起行,用了250天,走了6096公里,早前顺利到达终点。近日返港的郑镇炎,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表示,回到香港,最大的感受是立法会选举的气氛非常浓厚,他说:“爱国者治港,对议员的要求更高;12月7日我会去投票,尽公民的责任。”\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
长征归来的郑镇炎皮肤晒黑了,但精神抖擞。他说经过重走长征路,更加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巨大变化,特别是那些当年穷困的偏远山区,到处都通上了公路,到处都有互联网,到处都是现代化建筑。他经常在乡间民宿入住,老百姓的生活质素比拥挤的大城市要高得多。
吁港人多到内地走走
郑镇炎娓娓道来,他说,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是贫困山区,多半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但我留意到这些地方都成了美丽的适合安老的方,道路宽敞,绿化,环境卫生和治安比一些我近年到过的世界大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还要好。”郑镇炎希望港人多些到内地走走,认识国家,了解国情,才能增强信心。“所以,香港未来的出路,一定是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借助国家的发展提升自己,港人要放下过去的优越感。现在立法会选举,就是要选出有本事、做实事的议员,推动香港更好发展。”
冀选出重视银发需求的议员
作为一名长者,郑镇炎很希望能够选出关心长者、重视银发需求的议员。他说,香港60岁及以上长者的消费总额在2024年估计达3420亿港元,预计到2034年将增长至4960亿港元。这表明银发市场潜力巨大,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和金融工具,完全可以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在社会保障方面,郑镇炎表示,“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融资模式,在内地等地的探索中已显示出潜力,它能有效动员社会资金,减轻公共财政的长期压力。同时,特区政府安老政策的核心是“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因此社区服务与屋宇改装政策都应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在长者就业方面,郑镇炎心目中的理想议员应该充分释放长者的生产动力。他认为,香港长者的劳动人口参与率目前已升至13.6%,但仍有提升空间。可以借鉴日本设立“银发人才中心”和新加坡立法延长退休年龄的经验,通过法律、培训和僱佣服务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充分地释放长者的生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