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赋能医生/AI诊断仅供参考 医生拥决策权

2025-11-25 05:01: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随着AI技术进入医疗诊断领域,其出错风险与相应防范措施备受关注。

  随着AI技术逐步进入医疗诊断领域,其出错风险与相应防范措施备受关注。对此,陈浩表示,AI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已成大势所趋,应当“顺势而为”,并强调AI始终扮演“辅助角色”,且整个医疗诊断流程有多重机制以规避风险。

  陈浩指出,AI模型的设计初衷是帮助医生减少漏诊、降低出错机率,同时提升诊断效率。在现行医疗体制与法律框架下,AI无法独立出具诊断报告,最终决策权仍在医生手中,这一设定从源头确保AI是“赋能医生”而非“替代医生”。

  在防范AI可能出现的错误方面,临床中已建立多层审核机制。陈浩称,传统病理诊断本就实行“初诊─覆核─签字”流程,由不同层级医生逐级审核确认,以降低单人判断偏差,而AI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机制。

  提供“第二意见” 减少漏诊

  陈浩解释,当传统多医生审核中出现诊断意见不一致时,AI可替代其中一位医生的角色参与诊断。若AI与医生诊断结果一致,则该结果可信度高;若不一致,需对病例进行进一步分析。这种做法也与国际标准接轨。陈浩提到,国际医疗界普遍将AI视为“第二诊断建议”的提供者,通过提供另一个专业视角,帮助医生全面考量病例,从而提升诊断准确性、一致性,并降低漏误诊概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