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内地专家认为,香港要向高端专业服务升级,特别是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数字金融等领域构建体系化能力。图为上月开业的国际调解院。
【大公报讯】记者李畅北京报道: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及重点任务,也为支持香港发展作出重要部署。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贾康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建议》明确提出“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充分体现了中央最高决策层对香港独特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肯定与殷切期待。
对于未来五年发展,贾康指出,香港要将培育发展人文交流的“软实力”与经贸、投资合作的“硬支撑”更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更大作为。同时,他还建议,特区政府要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政策友好、鼓励探索的社会氛围和包容、宽松的创业与营商环境,鼓励辖区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团队通力合作,让市场在竞争中孕育出可引领升级发展的头部领军企业,并使前沿技术成果脱颖而出,实现“超级联系人”向“超级增值人”跃升。
向高端专业服务升级
贾康表示,“十四五”时期,“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积极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及普通法优势,在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援引数据指,2024年,香港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商品贸易额达2761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近八成,为同期香港对外贸易增幅的3.2倍,充分彰显了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强大动能和可观潜力。
贾康认为,“十五五”期间,香港不仅要巩固传统通道功能,更要向高端专业服务升级,特别是在数字金融、绿色金融、跨境资产管理、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领域构建体系化能力。他特别提到,国际调解院落户香港,凸显了香港在国际法律服务方面的综合作用,也体现国家支持香港在“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也进一步凸显了香港在全球可持续投融资网络中的战略地位。
吁加强产权保护等制度建设
《建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贾康强调,全球可观察的统计现象表明,信息革命时代最顶尖的头部企业通常不是由政府“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包容性创新环境中“突破式自然生长”出来的。他看重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机制在推动数字化原始创新中的关键支持作用,并指出香港在这方面具备较为开明的制度环境。“未来五年,特区政府应当继续为新兴产业发展创设包容性创新环境,营造政策友好、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业生态。”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产权保护、公平竞争、数据流通和监管沙盒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推动形成法治化、规范化的创新环境,让市场在充分竞争中自然孕育领军企业和颠覆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