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宏福苑五级火造成多人伤亡,行政长官李家超指示政府各部门及单位全力开展多方面工作,包括救治伤者、支援善后、全面调查事件等。医院管理局已立即成立并启动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并派遣医护人员前往灾民临时庇护中心;民青局全面动员支援,稍后将协助受影响家庭申请紧急援助。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火警中出动约100名民安队队员及约1000名警务人员。警务人员针对失联人员成立调查小组。此外,针对起火大厦外墙保护网着火蔓延速度比合规格物料更快,部分窗户贴有易燃发泡胶板的不寻常情况,会循刑事方向调查。\大公报记者 郑文迪、王亚毛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凌晨联同多名官员到威尔斯亲王医院探望伤者,之后见传媒。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灾难发生后,医院管理局立即成立并启动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同时动员辖下九间设有急诊室的医院进入戒备状态,其中,新界东的威尔斯亲王医院、北区医院及大埔那打素医院列为重点收治医院。
医护人员到庇护中心协助
卢宠茂表示,截至今日凌晨,医管局共接收37名伤者,当中有4位抢救无效死亡,4位轻伤患者治疗后已出院,仍有29名患者留院治疗。在留院伤者中,7人危殆,13人严重,其中最严重情况是因吸入高温空气导致气道创伤,很多人需进入深切治疗部;另外有涉及烧伤、密闭空间内一氧化碳中毒的伤者,其中1人已被送至东区医院高压氧治疗舱接受治疗,预计另有2名伤者需进行同类治疗,将安排转院。医管局已启动玛丽医院、广华医院等设有烧伤中心的医院,将于适当时候接收烧伤患者进行后续跟进治疗。
此外,医管局亦重点关注受灾民众的医疗需求。卢宠茂提到,许多灾民尤其是长者,可能未携带随身药物,目前大埔那打素医院已率先派遣医护人员前往首个灾民临时庇护中心,提供医疗协助及必要药物支持。同时鉴于庇护中心数量持续增加,现由基层医疗处统筹协调公营及私营医护资源,目前众多私营医疗机构已主动提出志愿支援,后续将确保每个庇护中心配备医疗团队,为灾民提供适切医疗服务。
就支援善后工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表示,政府在大埔区开设了8个庇护中心,多区区议员、民政总署同事及关爱队成员在庇护中心当值,提供支援,并已启动登记工作,稍后将协助受影响家庭申请紧急援助;很多慈善团体、私人机构及公益组织纷纷提出捐赠物资或捐款,协助受灾市民,民青局会做好统筹工作;社会福利署除了在庇护中心提供情绪支援服务外,亦会为当区市民开设情绪支援渠道,其他市民因事件感到精神困扰,亦可与当局联络。
调动过渡性房屋安置
至于短期住宿安排,民青局已联合房屋局协调过渡性房屋,并动员慈善机构、酒店业界及民政事务局辖下的青年宿舍,调配所有可动用的房间资源,为受影响市民提供短期住宿安排。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表示,消防在救援过程中,发现起火大厦外墙保护网着火蔓延速度比合规格物料更快,部分窗户贴有发泡胶板,亦十分易燃,形容情况不寻常,会循刑事方向调查。
邓炳强表示,火警中出动约100名民安队队员及约1000名警务人员。警务人员除维持秩序外,还协助疏散、指挥交通,并针对失联人员和受伤人员成立调查小组。
邓炳强提到,消防在灭火和救援过程中发现,涉事大厦外墙的物料,包括保护网、保护膜、防水帆布及塑胶布等,在遇火后的火势蔓延程度,远比一些合规格材料要猛烈和迅速,认为情况不寻常。此外,消防在未受波及的大厦,发现玻璃窗上贴了一些“发泡胶板”,这些胶板在遇热时很容易助长火势蔓延,情况亦不寻常。
针对这两个不寻常情况,政府会作出深入调查。邓炳强续指,警方和消防已组成联合队伍,除了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外,也会循刑事方向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