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胡恩威:应全面检视工程制度

2025-11-27 05:01: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李慧妍报道: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胡恩威就本次大火成因及后续处理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是次事故不应被简单归咎于竹棚本身,而应从公共工程招标制度、行业自律、学术研究支援、消防管理及防火条例以至地区行政问责等多个层面,全面检视和改善整个制度生态。

  胡恩威指出,香港作为高度现代化城市,在防火和施工质量方面一直领先。今次发生如此惨痛的火灾,他认为,问题并非出在竹棚,而是施工质量和制度设计出现漏洞,把责任简化推到竹棚身上,甚至提出取代竹棚,这是错误方向。

  层层转包 施工资源所馀无几

  胡恩威批评,香港不少相关工程的招标制度长期侧重文件和程序,只采用“价低者得”模式,却欠缺对承建商素质及专业能力的实质审查和提升功夫。他认为,香港工程成本愈来愈高,部分原因在于行政程序繁复,专业费用和顾问费与工程费挂钩,资源未必真正用在工程本身,导致本地工程平均造价被指比深圳高出数倍,但社会却很少追问背后原因。他认为,多次转包现象亦加剧问题,原本“10元的工程”,经层层转包后,真正用于施工的资源可能只剩“3元”,此类情况在工程界本不应存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