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市区高楼灭火 用直升机恐增风险

2025-11-28 08:13: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大埔宏福苑前日(26日)发生致命的五级火,截至昨晚8时,已造成65人死亡、70人受伤。消防处昨日下午简报救援情况时指出,已出动4架低空无人机,以监测火舌是否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关于今次救援工作,有网民提出疑问“为何不能直接出动直升机或无人机参与扑灭火灾?”对此,有资讯科技专家分析指,直升机螺旋桨产生的强大气流会对火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在宏福苑这类位于市区且楼层高和人口密集的火灾中,直升机的旋翼会产生风力,或会将火势吹向其他未燃烧地方,加剧火势蔓延。

  专家续指,市区高层建筑林立,街道宽度有限,远小于直升机安全操纵的有效空间,加上大量上升的火灾热气流及燃烧产生的烟雾,令直升机根本无法接近起火建筑物;水弹或水桶的准确度也极低,在高楼环境下难以精准投放,亦可能影响楼宇结构从而导致棚架倒塌,增加危险性。

  无人机实际应用未落实

  无人机的运用方面,专家指出,目前无人机灭火在香港还停留在测试阶段,实际应用未落实。此次火情严重,楼宇主体又受棚架阻挡,新技术可能不太适用。虽然消防处在救援中使用了4架无人机,但主要用于热力监察及防止死灰复燃,而非直接灭火。同时,警方更在火场半径500米范围内设立“限制飞行区”,禁止未经授权的无人机飞行,以免干扰救援。

  针对今次或类似火灾可采取的有效措施,专家认为“预防胜于救援”。他表示,大部分消防问题本质是管理问题,如外墙使用可燃物、竹棚铺架整个楼体、楼体翻修内部仍住人、所有楼宇同步翻修等。为预防类似火灾,应在工程前期做好风险评估,避免使用易燃材料的防护网;建议分阶段进行维修,以及确保居民疏散后才进行高风险工程等。

  有消防顾问表示,直升机多用以扑灭山火,灭火水源多取自海水或者河水,而今次火灾发生在市区高楼,且内部已有猛烈火势,若使用直升机运送含盐量高的海水去灭火,一方面准确度不高,另一方面“咸水”有可能侵蚀房屋的结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