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融会贯通/台青变废为宝 钻研“马赛克艺术”

2023-04-24 04:24: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青邱建铭融合两岸文创特点,汇聚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马赛克艺术”。

  当齐鲁大地的传统文化遇上台湾地区的文创思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正在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任教的台青邱建铭把两岸的文创“联结”起来,把历史和现代“联结”起来,把陶瓷和琉璃碎片“变废为宝”,汇聚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马赛克艺术”。邱建铭向大公报记者表示,琉璃与陶瓷本身的色泽不同,拼组起来画面质感丰富,使马赛克艺术品更具现代感。\大公报记者丁春丽、胡臥龙(文、图)

  邱建铭曾是台湾东海大学的美术系教师,在建筑美学领域颇有名气。三年前,他来到位于山东淄博的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任教,孔孟之乡的深厚文化底蕴给了他无穷的艺术灵感,淄博的陶琉文化更拓展了他的艺术视野。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南郊镇李家工业园乐彩马赛克公司公司负责人袁新忠对邱建铭赞不绝口。“这是我们联手创造的第一个作品!邱老师让我们的马赛克装饰技术从平面提升到立体,公司发展掀开新篇章。”袁新忠激动地告诉记者,马赛克装饰品肯定会有更大的卖点和收益。

  陶瓷琉璃碎片拼组

  袁新忠自1990年从事马赛克装饰工作以来,做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工程,但始终无法突破马赛克立体装饰的难题。早前,袁新忠将做一个立体脸谱的想法和邱建铭交流。邱建铭当即撸起袖子,拿出泥,不到半小时就做出了一个脸谱的雕塑模型。有了邱建铭的建模,模具公司负责人张涛做出了两个大型的脸谱模具,袁新忠于是尝试在立体脸谱上贴上了马赛克。三人第一次联手,各自发挥自己所长。如今,三人再一次坐在一起,看着第一件合作作品,都很开心。“我又接了一个大单子,特别需要邱老师帮助。”袁新忠说,邱建铭答应隔天再来相商具体事宜。

  邱建铭告诉记者,他在台湾做过一些公共艺术的项目,有相关的类似经验,刚好用在袁新忠这件脸谱作品上。而这个脸谱也是他们共同为学生设计的一个“教材”,学生们可以在上面进行马赛克的色彩和实践练习。

  邱建铭开设了一门课程叫“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尝试教授制作马赛克艺术品。淄博的陶瓷、琉璃文化源远流长,来到淄博后,邱建铭时常与当地陶瓷和琉璃大师们交流学习。结合研究生时钻研的马赛克壁画,邱建铭用陶瓷和琉璃的碎片,按照马赛克的拼接方式,最终创新出淄博传统馈赠礼品“鱼盘”造型。

  经过师生的努力,那些陶瓷和琉璃碎片“变废为宝”,竟然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马赛克“鱼盘”。在邱建铭看来,学生们从临摹到转译,学习到了马赛克图片拼接和组合认知艺术,这种教学方式比画图更直观。

  学生们创作的马赛克“鱼盘”摆放在桌子上,明显比淄博传统鱼盘更大,更有特色。邱建铭指着“鱼盘”向记者介绍说,琉璃与陶瓷本身的色泽不同,拼组起来画面质感丰富,马赛克“鱼盘”更具现代感。这种传统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让马赛克“鱼盘”更容易发展成为文创产品。

  文创产业化结硕果

  “邱建铭博士通过他的知识、他的眼界,给我们带来一些新兴的理念,让我们企业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淄博恒彬工艺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恒刚坦言,正是因为结识了邱建铭,公司从传统的建筑陶瓷行业转型至艺术陶瓷,并开始涉猎文创产品。

  陈恒刚带记者参观他们的最新的文创产品,这是一种星光巖瓷板画,是瓷又是画,更具有装饰性。瓷板画是在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製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

  如何让瓷板画与我国传统文人水墨及当代观念进行结合?陈恒刚负责技术的研发,研发出高温烧烤下同一温度的绘画颜料,以及星光巖的核心技术。邱建铭则从文创的角度去打造,譬如将传统的水墨画以现代化设计去简化,设计现代感的图像和艺术符号,色彩更加淡雅,同时做一些市场评估。

  “邱博士为瓷板画注入了灵魂。”陈恒刚毫不掩饰他对邱建铭的赞赏,公司产品已经外销澳洲、新西兰等国家。邱建铭则笑着说,他也是边学边融合,教学相长。从瓷板画,邱建铭又为学生们找到了一个新课题,以现代设计元素简化《早春图》,并将其做成瓷板画。

  邱建铭说,两岸的文创产业也应该多交流学习、实现互补。在他看来,文创应该真正做到生活化、精神化,更应该追求做到美育与生活的共融。同时,文创应该是开放、富有弹性,可以联结很多人,包容不同需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