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张克辉遗体火化 习近平等到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2024-01-18 04:03:0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月17日,张克辉同志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前往八宝山送别。这是习近平与张克辉亲属握手,表示深切慰问。\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第六届、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和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第四届、五届会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张克辉同志的遗体,17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张克辉同志因病于2024年1月11日15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张克辉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胡锦涛等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张克辉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17日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正厅上方悬挂着黑底白字的横幅“沉痛悼念张克辉同志”,横幅下方是张克辉同志的遗像。张克辉同志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上午9时30分许,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张克辉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张克辉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张克辉同志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张克辉同志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张克辉生前积极推进两岸交流

  张克辉同志,原名张有义,台湾彰化人,1928年2月出生。早年就读于台湾彰化高级商业学校、台湾师范学院。1948年至1949年在厦门大学经济系学习,后任解放军闽粤赣纵队八支四团十四独立连连长、副政治指导员。1982年至1991年先后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部长、省对台工作办公室主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1991年至1997年任全国台联会长,台盟中央副主席。

  张克辉同志是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长期担任全国台联会长,积极开展同海外和岛内台胞的联谊工作,了解反映台胞心声,推动落实惠台政策,关心支持台商在大陆创业发展,积极维护台胞合法权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广泛团结台胞、增进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作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合作,注重发挥民间信仰在两岸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提出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不断深化两岸同胞情感融合。

  张克辉同志是著名作家。在与“文化台独”的斗争中,他创作了《台湾往事》、《寻找》、《湄洲岛奇缘》、《走不尽的台湾路》等多部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台湾社会题材的文学剧本。

  其中,根据《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被评为2007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