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台青杨品骅将在北京过年,感受北京浓厚的年节气氛。\受访者提供
【大公报讯】记者朱烨北京报道:“疫情过后,我对今年春节的期待值很高,也做了很多计划。”台湾青年杨品骅决定,他所经营的音乐酒吧今年春节“不打烊”,以便更好地迎接四面八方来北京过节的新老客人,而他自己则打算和朋友们一起重游北京庙会,感受疫情结束后的人流拥挤,最重要的是去看看曾经演出的舞台,品味当年的初心。
这个龙年春节是杨品骅在北京度过的第12个春节,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12年很神奇,时针过了一轮,又是新的起点。”他从一个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团创团人带领部落青年创业,从歌舞表演到推广台湾少数民族产品,一晃眼,他的“主题式”餐饮创业也走入了第8个年头。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北京创业、生活了16年,北京已然是我第二个家。”杨品骅说,今年他仍选择在北京过年。“我已经习惯在忙碌的工作中度过春节,或许是更爱北京浓厚的年节气氛吧。”
“我在北京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在龙年。那是我第一次在20万人面前表演台湾少数民族风情歌舞,父亲还邀请了花莲的部落族长和乡亲们飞来北京观看。当时,我在台上尽情表演,父亲则在台下组织乡亲们销售部落特产。”虽然那年气温跌破零度,但氛围相当热烈,北京的老百姓们尝试了这些跨海而来的“年货”后反响很好,也开启了杨品骅推动台湾少数民族商品进入大陆的事业。
“在北京过年有家的味道”
杨品骅曾在“北京地坛文化庙会”当了5年的主持人,从单纯的舞台表演,变成了北京春节活动的一部分,“在北京过年,有了家的味道。”
今年重游北京庙会之后,杨品骅还准备在大年初一去拜访雍和宫,烧香祭祀,为家人的健康祈福。他还听说,北京的中华民族博物院有特别的迎新春活动,“我会带着店里的台湾少数民族青年一起去走访,互相分享各地过年的习俗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