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台超市充当“战时枢纽”? 网民:赖清德当局有脑吗

2025-04-15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外媒报道称,台当局规划将全台1.3万间超市或便利店打造成“战时枢纽”。图为台湾便利店。\资料图片

  据外媒报道,台当局拟将全台1.3万间超市或便利店打造成“战时枢纽”。对此,国民党和民众党“立委”批评民进党当局“太天真”了。台湾是海岛型,把超市当作战备补给站,是电动玩具的策略看太多了吧。若将超市打造成“战时枢纽”,反而能让对方轻易找到目标。岛内有网民嘲讽民进党当局:“超讽刺,民进党政府的‘抗中保台’,最后还是得靠‘统一’超商(全称是‘统一超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赖清德)政府有脑吗?”。

  据台媒报道:英国《卫报》报道,台当局规划将全台1.3万间超市或便利店,打造成“战时枢纽”,一旦台海爆发战争,民众可被引导前往附近超商,领取配给口粮和医疗用品。报道还说,若战争发生,军人甚至连警察都将被“派往前线”。

  报道提及,这是赖清德当局“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正在讨论的方向之一。该委员会由27名资深官员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其他社会各界的成员组成,负责为台湾社会制定应对战争或重大灾难的整体准备方案。

  对于相关报道,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13日称,为了强化全社会防卫韧性,台湾民间通路丰富的物流模式与经验确实是重要参考。

  对此,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声称,便利店本身就是台湾社会不可或缺的交流网络,不仅平时提供各式消费与资讯服务,在天灾或战争时也具备资源集散、讯息传递的重要功能。“面对可能的敌人入侵,”王定宇宣称,“这样绵密的社会节点当然能够发挥效能。”但也强调,是否正式纳入“全社会防卫韧性”架构,仍须由相关单位进一步规划与评估。

  针对超市“战时枢纽”规划,中国国民党“立委”马文君提出质疑指,通讯中断、电力中断、道路中断等情况发生时,超市难以承担枢纽作用;若面临抢劫,超市员工也无法守住物资。马文君批评,超市数量庞大,需要大量人力守护;若真如外媒报道,民进党当局过于天真,“像外行人计划的”。

  最高机密 外媒居然先知道

  国民党“立委”吴宗宪也在一个节目上讽刺,台湾的超市店员看来“非常厉害”,平常就要处理各式各样的事情,现在又要支援战时任务,“满离谱的”。他认为,这个构想的出现,可能因为把战争和防疫的概念搞混。防疫时可以把超市当做发放口罩、快筛试剂的据点,但战争时,尤其是面临到巷战,这些超市能扮演什么角色呢?只能让敌方轻易找到目标。他直言没办法理解这个逻辑。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书记长王鸿薇则质疑,台当局将这类民生物资必需品地点视为最高机密,“立委”询问都未果,外媒居然先知道。

  网上对民进党当局也是一片嘲讽。有网民表示,“一旦开战,民进党高官可能都跑了,但麻烦超市店员继续上班‘抗中保台’”;“先不管店员躲不躲,最好战时司机还能配送,政府有脑吗?”“这是假设物流司机、超商店员都不怕死,继续帮政府做功德吗?笑到肚子痛的天才计划”;“所以台湾的超商算是军工类股吗?”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