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大罢免”民进党大败 24蓝委全数保住席位

2025-07-27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台湾“大罢免”26日举行投票,24位国民党“立委”均保住席次,没有人被罢免。图为国民党“立委”在花莲市区沿街谢票。/中通社

  台湾“大罢免”26日举行投票,开票不到3个小时,24名面临罢免的中国国民党“立委”均宣布“罢免不通过”。尽管8月23日还有7位国民党“立委”面临罢免投票,但作为重点的今次首个投票日,民进党与侧翼大失败。两岸专家表示,民进党发起“大罢免”,结果是“大失败”,反映了台湾主流民意反对民进党搞破坏民主的“大罢免”,更不认同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大公报记者 朱烨、苏榕蓉报道

  今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了重夺立法机构第一大党的位置,以国民党“立委”“亲中卖台”为由,发起罢免国民党“立委”的政治运动。根据台湾地区“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罢免公职人员须依序完成提案、连署与投票三阶段。自2024年底,民进党阵营陆续对国民党“立委”提出罢免案,并于2025年2月至5月间完成两阶段连署。“中选会”经审查后,共有31名国民党经区域选举当选的“立委”罢免成案,选区遍及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桃园市等9个县市,分两批于7月26日及8月23日投票。国民党则发起“以罢制罢”反制,提案罢免民进党“立委”,但全数未通过连署,所有罢免民进党“立委”的提案都不成立。

  选民对民进党投下不信任票

  7月26日当天,投票开始后各地投票所随即涌现人潮,民众投票热情高涨。受台风影响,部分县市清晨下起大雨,雨过天晴后,民众也纷纷出门投票,多地最终投票率超过5成。

  投票至下午4点结束,各投票所打开票箱点票。针对24名国民党“立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自开票后,不同意罢免票大多一路高于同意罢免票,被视为“危险立委”的叶元之、王鸿薇、徐巧芯等人的开票结果,也是不同意票显著高于同意票。随着点票结果逐渐明朗,开票不到两个小时,即有蓝委自行宣布“罢免不通过”。至当晚7时,24名国民党“立委”及高虹安均宣布“罢免不通过”。“大罢免”首个投票日呈现一边倒情形。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向大公报记者表示,7月26日的投票结果表明,选民对国民党“立委”投下了信任票,对推动“大罢免”的民进党投下了不信任票,广大台湾民众并不希望看到一个“为所欲为”的民进党。

  周小柯认为,民进党推动“大罢免”,直接目的是借“大罢免”改变“朝小野大”政治格局,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借“大罢免”彻底搞垮在野力量,为民进党所图谋的“永久执政”肃清障碍。他批道,民进党为了一党之私利,耗费大量行政及社会资源,恣意妄为搞“大罢免”,导致台湾社会分裂加剧,是对台湾民众的高度不负责任。

  “要和平要发展”是台主流民意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季烨表示,赖清德当局之所以发起所谓“大罢免”,一个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要摆脱执政困境,打压在野党。赖清德藐视多数民意,对于立法机构通过的很多法案政策拒不执行,所以试图通过“大罢免”来改变立法机构的生态和结构,巩固执政地位。同时,赖清德也想通过“大罢免”祭出所谓的“抗中保台”的伎俩,打造自己在党内的所谓权威地位,为接下来的选举塑造氛围。然而,“大罢免”遭到压倒性挫败,充分说明赖清德的政策没有得到台湾选民的支持和认同。这个结果一方面将弱化赖清德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将大大提振在野阵营的士气。“要和平、要发展是岛内主流民意,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在两岸交流方面,这对于在野党来说是更大的鼓励。”

  北京科技大学学者温天鹏表示,台湾这次“大罢免”整体上投票率较高,24席蓝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不同意罢免票全部多于同意票。这是绿营利用公民团体发起“大罢免”的彻底挫败,也是台湾民众对赖清德当局执政投下的反对票。

  台湾青年联合会理事长何溢诚表示,民进党当局发起的“大罢免”根本是台湾政治史上的一场大闹剧。全台各选区不同意票皆高过同意票,年轻人投票率极低,完全不买民进党的单,也是对赖清德“期中检验”投下不信任票。

  花莲民众赖女士表示,民进党搞了一年的“大罢免”,本质上是劳民伤财的政治豪赌,失败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