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两岸 > 正文

“中国人不爱中国则是无天理”

2025-09-11 05:02: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环球时报》10日发表北平锋文章《“中国人不爱中国则是无天理”》。文章指出:

  9月10日教师节,当人们为讲台上的耕耘者献上鲜花时,历史长河中那些以文化为薪火的师者更应被我们铭记。今年恰逢史学大师钱穆诞辰130周年。钱穆先生那句“中国人不爱中国则是无天理”,至今让两岸同胞心有共鸣。这位跨越两岸的文化守望者与当下“去中国化”逆流抗争的台湾教师区桂芝,虽相隔时空却共有着守护中华文明根脉的赤诚。9月10日上午区桂芝老师表示,今天台湾有人宁愿被美国殖民也不愿当中国人,必须唤回这些迷失的灵魂。

  钱穆先生用1700余万字的皇皇巨著,在《国史大纲》中筑起中华文化的精神长城,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炼出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他留给后世最珍贵的遗产,是“对本国历史的温情与敬意”的谆谆教诲。这位1895年生于江苏无锡,1990年在台北辞世的国学大师,亲历家国动荡却用一生践行着“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誓言,他的学问从来不是故纸堆里的过往云烟,而是与民族命运同频共振的精神。迁居台湾后,始终将传承弘扬中国文化作为毕生的使命。

  时过境迁,当钱穆先生的精神火炬传递到今天的台湾校园,却遭遇着“去中国化”的逆流。台北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痛批“台独”课纲的短视频引发热烈反响,她揭露民进党将顾炎武《廉耻》从课本删除的荒唐行径,怒斥删掉《岳阳楼记》就是剥夺学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滋养,砍掉《劝学》便是阻断学子探寻求知真谛的路径。

  令人悲愤填膺的是,今天,赖清德当局主导的“去中国化”闹剧,正在系统性地实施一场“文化弑亲”。2019年版课纲将五千年中国史嵌入“东亚史”的附庸框架,文言文从30篇骤减至15篇,《兰亭集序》的墨香、《醉翁亭记》的意趣从此在台湾课堂销声匿迹。更荒谬的是,台当局竟将占人口96.4%的“汉人”从户籍统计中删除,改为不伦不类的“其余人口”,这种数典忘祖的操作连民进党前民意代表都斥其“荒唐”。前不久,赖清德推出“识读中国威胁”补充教材,扭曲两岸关系,刻意放大两岸差异,甚至污称“中华文化只是影响台湾的多元文化之一”,试图将中华文化行塑为“外来文化”。

  赖清德当局精心设计的“文化断根术”终将被历史清算。历史早已证明,任何试图阻断文明长河的逆流都注定失败,钱穆先生油灯下的手稿穿越海峡照亮今天,区桂芝老师麦克风里的呐喊正在唤醒更多良知,这束不灭的文明火种终将彻底驱散“去中国化”的阴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