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东莞台博会展馆充满浓厚的科技气息。在台企的展台上,陈列着不同大小的绿色电路板。\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企图脱钩断链,大陆加快自主制造步伐,半导体行业迎来火爆,为来自台湾的半导体相关设备生产商带来机遇。11日,2025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在东莞举行。本届东莞台博会以“强链融合,智创未来”为主题,主打科技创新,吸引671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而AI、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更是本次展会的重头戏。
台中精密机械负责人表示,大陆积极布局6G研发和半导体开发,对高端精密装备的需求不断增长,使他们的半导体设备销售份额持续走高。而另一家台企英业达,则带来沉浸式液冷设备参展,契合大陆科企算力激增的需求,相关业务同样实现增长。\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东莞报道
快速运转的大型机床、精准挥动的机械臂、透着未来感的高性能伺服器……走进今届台博会展馆,浓厚的科技气息扑面而来。本届台博会设置了机械智能专区,台中精密机械亦首次前来参展。“随着半导体行业在大陆持续火热,来自北京、江浙等地的厂商需求旺盛,我们半导体业务在整体营收中已占超过一半。”台中精密机械(上海)副总经理许弘翌告诉大公报记者,公司在大陆深耕多年,早年主要配合大陆汽车产业发展,如今则紧跟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崛起,成立专项团队研发配套设备。
许弘翌坦言,台湾企业这两年在国际冲击和美国关税压力下日子并不轻松,若缺乏与大陆市场的紧密配合,发展空间有限。“疫情过后,我看到大陆在自产能力上恢复得最快,产业链配套能力非常强。”他说,公司研发团队就有超过100人,随着大陆布局6G产业,相关的高端工具机销量亦在持续提升。
大陆芯片质量可靠
台资企业、百润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台上,不同大小的绿色电路板整齐陈列,吸引了不少外国采购商驻足咨询。公司总经理黄宏铭表示,在中美关系紧张和关税压力之下,芯片及相关产业的质量标准对台资企业尤其关键。“大陆半导体产业已相当成熟,自主研发的芯片质量可靠,这为我们做显示屏方案设计提供了新的稳定供应。”他介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屏领域,定位中高端市场。
“如今在设计电路时,我们已倾向优先选用北京、上海的芯片企业产品,力求做到百分百国产方案,不再依赖进口,客户对此亦更有信心。”黄宏铭补充,公司在深圳深耕逾20年,见证了大湾区产业链的完善与升级,为像他们这样的科技型台企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大陆今年AI产业的爆发,对于算力的需求亦随之激增,带动相关液冷散热设备的销售增长。台资电子制造龙头企业、英业达今年发力边缘AI运算领域,带来了多款液冷设备参加本届东莞台博会。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大陆互联网、AI产业飞速发展带来新机遇,科技企业对算力和智能设备需求亦提升。他说:“看好AI带来的机会,我们今年花大力气研发AI相关的产品。”大公报记者从英业达第二季度财报看到,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62.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两成。
大陆近年积极推行“机器换人”,无人搬运机器人(AGV/AMR)在工厂越来越普及。但要令机械人走得顺畅,少不了脚下的一对“轮”。台资企业、广东优达脚轮工业有限公司就是这一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亚太区大客户经理陈冠宇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业务逆势增长5%至10%。他透露,业绩增长多得一款“无痕脚轮”的研发生产。“有厂方近年提出新要求,机械人须在厂房内移动时不留痕迹。我们的研发团队便与业内合作,成功研发出‘无痕脚轮’。这项技术其实不容易攻克,很多同行都在尝试,但我们做到首个在大陆量产的。”陈冠宇十分看好今年整体的业绩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