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从空中俯瞰,台湾雾峰林家宫保第建筑群呈现“回”字形。\受访者供图
身在宝岛,但抗日志士和他们的后代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从抗击外来侵略到维护祖国统一,从1946年组建“台湾光复致敬团”到2006年成立“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他们始终与祖国心手相连。近年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用双手拂去历史的尘埃,唤醒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
林铭聪告诉大公报记者,“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缘起1946年由他的族叔祖林献堂和丘逢甲之子丘念台共同发起的“台湾光复致敬团”。抗战胜利后,前辈们为消解岛内不断积聚的与大陆的对立情绪,破除两岸同胞历史形成的隔阂,于是筹组“感恩团”赴大陆,谒拜中山陵,抚慰抗战阵亡将领家属,并代表当时650万台湾同胞,前往祭拜黄帝陵。1946年8月下旬,感恩团正式成立,林献堂任团长,后改名为“台湾光复致敬团”。“光复”就是“台湾光荣回复到中国领土”。
2006年,在台的不少抗日志士后代开始筹备“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当时正是岛内“台独”势力越来越嚣张的时候,但大家并没有退缩。创会理事长林光辉奔走于各大家族间协调沟通,集聚起不少志士亲属。台湾大学著名历史学者王晓波教授和时任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也对他们有很多协助。2007年元月,协进会正式成立。
祖国强大 台湾才能好
林铭聪表示,“协进会”的工作定位为:团结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后代,继承和发扬前辈舍身忘我,奋勇向前的不屈精神,通过搜集整理各大家族、团体和个人参与反日本帝国主义斗争的史实,宣传台湾人民50年的抗日历程和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成立以来,“协进会”每年都会推出两岸交流项目。林铭聪说,秉持“只有强大的祖国,才能使得台湾重回祖国怀抱”的理念,协进会将再接再厉,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