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台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的整合管理系统问题连连,完成海测之日遥遥无期。\资料图片
台造潜艇“海鲲号”迄今未进行海测,能否在11月如期交舰备受关注。台湾当局领导人赖清德办公室28日证实,潜艇台造推手、“国安会”咨询委员黄曙光请辞获准,加上“台船”已换到第三名董事长,一连串人事异动,增加外界疑虑。前“参谋总长”李喜明表示,现在台造潜艇面临很大的风险,已不是能不能防卫台湾,而是能否达到预期操作和作战的目标。由于“海鲲号”的整合管理系统问题连连,仍然未能潜航,台海军前顾问郭玺认为台当局的自制潜艇计划恐怕“寿终正寝”。
【大公报讯】综合中通社及台媒报道:虽然“台船”一向不公开“海鲲号”测试时程,但“海鲲号”前3次出港浮航,分别在今年6月17日、6月26日、7月3日,近日传出若天候许可,“海鲲号”最快可能9月30日出港,进行第4次浮航验证。
“海鲲号”推手请辞添变数
“台船”原任董事长黄正弘为成功大学教授,去年8月接任董事长,主责推动潜艇台造与海事工程,但刚满1年就请辞获准,由“台船”独董、成大副教授陈政宏接掌。外界揣测,黄曙光疑因“台船”亏损、内部管理和潜艇工程进度等问题未解才求去。
继黄正弘去职后,如今建造“海鲲号”的关键人物黄曙光也请辞“国安会”谘委,由于关键人士先后离去,外界担忧“海鲲号”进程是否会受阻。
“海鲲号”合约交期为今年11月,原计划9月完成海测,但至今仍在浮航测试尚未潜航。陈政宏日前表示,“海鲲号”每一阶段都要按部就班,确保安全;并指下一次浮航不同以往,将验证“海鲲号”具备潜航条件,确保系统功能、潜艇性能与安全标准都能达成,才能进一步执行潜航与深海测试,包括潜望镜深度与操雷试射等。
对于潜艇问题,曾参与荷兰潜艇接舰任务的李喜明表示,媒体报道“海鲲号”有系统整合的问题,过去许多专家也不断提出来,造船不太可能把所有装备买回来就变成一艘船,潜艇更是如此。
4月强行海测发生重大故障
台海军前顾问郭玺指出,台湾自制潜艇相关计划近期在人事与进程上出现重大变化,首艘自制潜艇“海鲲号”的整合管理系统问题连连,后续潜艇的建造经费可能暴涨,连先前已经定制的船壳也因可能修改设计而必须作废,他认为自制潜艇计划恐怕“寿终正寝”。
郭玺说,“海鲲号”潜艇战斗系统仍无法整合,无法指挥鱼雷管等武器系统。到现在为止,整体整合、动力系统、风力系统都是靠对讲机指挥各部位的人员操作,根本不是系统在指挥。他断言,明年能否做完测试都令人质疑,因此“根本不可能在今年交艇”。
此外,有台媒爆料称,今年4月下旬,台“海军司令”唐华要求“台船”准备进行“海鲲号”海测,结果未依据测试程序执行,导致发生重大故障事件,据说是两部主机进水,动力系统出问题。再加上整合载台管理系统的进度缓慢,数千项的系统整合一直赶不上进度。据知情人士透露,“台船”拟建造的“海鲲号”后续型号还更改了主要装备,导致潜艇的耐压壳必须重新设计制造,整个工作程序都要改,但“台船”没有这样的能力,以至于未来后续潜艇“能不能做下去都成为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