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美国农业部副部长卢克.林德伯格率团窜访台湾,代表团成员有近50家农企业、贸易协会以及来自3个州的农业部门的代表,声称“此行旨在为美国企业拓展贸易机会,并促进美国农产品出口”。果然是“来者不善”,美方派遣如此大规模的农业代表团赴台,就是要台湾方面“大出血”,扩大采购美国农产品。
据说,在关税谈判中,美方施压要求台方进一步开放市场,进口更多的美国农产品,而民进党赖清德当局也承诺4年内采购1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包括黄豆、玉米、小麦和牛肉。美国农业部官员此次率团访台,当然是督促赖当局兑现承诺了。岛内一众网民抱怨:台湾缺黄豆、玉米、小麦和牛肉吗?为何要向美国采购?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问题关键不在于台湾方面是否需要这些农产品,而在于美国急需向海外市场推销这些农产品。以前美国这些农产品的大买家是中国大陆,但自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向中方发起关税战后,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已大幅减少采购美国农产品。
中国大陆是全球最大的黄豆进口国,黄豆进口占全球五至六成。而美国黄豆在中国进口黄豆总量中的比例原本占近4成,后来降至约2成,今年初据说已降至零。中国也是美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在上一个销售年购买了273万吨美国玉米,但今年中国几乎没有购买美国玉米,取而代之是的巴西等国的玉米。至于美国牛肉,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中国也大幅减少进口。以往美国牛肉每月出口至中国的总额约1.2亿美元左右,但据说今年已降至每月800万至900万美元,锐减幅度达90%。
美国农产品正失去中国大陆这个庞大的市场,美国农民怨声载道,这对特朗普政府颇为不利,因为美国农民是特朗普在去年选举中最忠诚的支持群体之一。为了安抚支持者的不满情绪,美方不得不寻找替代市场,而对美方百依百顺的台湾地区自然成为美方倾销农产品的市场之一了。可见,美方此举根本就是“霸王硬上弓”。而民进党方面为了营造“台美关系友好”的假象,又玩起“丧事喜报”的伎俩,宣扬“美国开放进口台湾凤梨,而台湾扩大进口美国黄豆、玉米、小麦和牛肉”证明“台美农产品高度互补”。这显然是糊弄台湾民众的鬼话。美方能进口多少台湾凤梨,不得而知,但赖当局承诺4年内采购100亿美元美国农产品则是“板上钉钉”的。这分明就是不公平交易。民进党当局“输打赢要”,也是让人大开眼界了。
台湾舆论指出,面对美方勒索式的关税谈判,民进党当局绝不可投降。然而,遗憾的是,早在关税谈判之前,民进党当局就已经跪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