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沉默的荣耀》剧中原型吴石、陈宝仓、聂曦3位烈士及其家人的户籍卡原件近日在南京首次公开。\网上图片 右图:在福建省福州市吴石将军生活过的地方,很多市民游客来此参观,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图为在福州市螺洲镇的吴石故居,人们向吴石雕像敬献鲜花表达敬意。\新华社
反映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两岸均引发收视热潮,剧中原型吴石、陈宝仓、聂曦3位烈士及其家人的户籍卡原件近日在南京首次公开。这些形成于1946至1948年间的珍贵史料,与国家安全部此前解密的档案形成互证,进一步呈现了英烈们从南京潜伏到台湾就义的悲壮历程。
《沉默的荣耀》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呈现了1949年至1950年间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烈士真实潜伏事迹,开播后不仅收视率持续攀升,还引发了观众的“考古热”。南京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也从馆藏的南京解放前夕户籍档案中查询3位英烈的户籍卡档案,通过姓名、籍贯、任职单位等多维度交叉比对,最终找到了他们及家人的户籍卡。
为研究英烈轨迹提供实证
这批70多年前的户籍卡,清晰地记录了吴石等人在南京期间的居住地址、职业身份等信息,户籍卡上还贴有他们的黑白照片。吴石的户籍卡明确标注其当时50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史料局”,“业别”为“局长”,住址登记为“湖北路翠琅村1号”;陈宝仓的户籍卡显示其48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住所为“丰富路342号”;聂曦的户籍卡详细记录了其年龄29岁,“服务处所”为“国防部史料局”,住所在“炮标”。3张户籍卡均黏贴有当年的照片,成为还原英烈隐秘岁月的直观物证。
南京市档案馆还查找到吴石的妻子王碧奎、长子吴美成、次子吴韶成、幺子吴健成、长女吴兰成、次女吴学成;陈宝仓的妻子陈师文通、女儿陈禹芳;聂曦的妻子高申、女儿聂钦、兄弟聂磊等人的户籍卡。该馆工作人员表示,这些户籍卡是吴石和陈宝仓、聂曦烈士在南京留下的生活印记,为研究他们的活动轨迹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支撑。
据相关史料,吴石早在1911年就曾来到南京,住址不详,后又于1934年来南京,任职于参谋本部,居住在五台山村的一栋三层小洋楼。1946年,他第三次到南京工作和居住,任“国防部军史史料局”局长,住址即户籍卡上的翠琅村1号。
据了解,吴石、陈宝仓、聂曦均为1949年赴台执行秘密情报任务的革命英烈。其中,吴石以“国防部参谋次长”身份潜伏,被誉为“密使一号”,搜集的台湾战略防御情报可为解放军渡海作战提供重要参考。陈宝仓作为保定军校高才生,长期在敌营核心开展统战与情报工作。聂曦则以副官身份协助二人搭建情报传递网络。3人于1950年因叛徒出卖壮烈牺牲。
吴石之子吴韶成曾在《50年代在台湾殉难的吴石将军──挥泪忆和父亲走过的岁月》写道:“1934年夏,我们全家回到南京,在五台山村租了房子,房子一共三层,我们住二、三层。”“最后租了一套三层独立洋楼,离玄武湖很近,叫百子亭。父亲在参谋本部任职,兼陆军大学教官。我被安排进南京鼓楼小学唸书。之后的两年多时间,我们家的生活过得十分安宁、和谐。这段时间是我们过得最幸福的日子。”
台青年期待两岸早日统一
南京台湾青年创业学院副总经理韩鸣国说,“这些户籍卡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沉默的荣耀》所反映的历史事实,让我们知道隐蔽战线的英雄们真的很伟大,他们为了自己的使命、为了祖国的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让人非常感动。”
韩鸣国去年曾参观位于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碑,这是为纪念1950年代牺牲于台湾的隐蔽战线无名英雄而建,但当时他对这段历史只是略有了解,直到今年《沉默的荣耀》热播后才开始深入了解吴石等烈士的事迹。
“看了《沉默的荣耀》,我越发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韩鸣国表示,希望能够带领更多的台湾青年回到祖国大陆,来亲眼看一下祖国大陆的进步跟发展,而不是在台湾听民进党当局的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