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快报》网站1月2日刊发文章称,印度政坛进入选举模式,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选举之后”。但当印度原地踏步时,世界并未止步不前。对印度外交政策而言,挑战在于如何在国内政局动荡之际跟上世界各地快速变化的步伐。大方向将保持不变——了解中国并经营与中国的关系;祈祷在与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打交道时有好运气;改善与周边小国的关系。
为对华政策建立新框架
文章称,中国这个亚洲超级大国的经济和地缘战略雄心将继续影响印度在几乎所有方面的反应,包括印度与邻国、与西方的美国和俄罗斯、与东方的东盟和日本的关系。两国仍然存在很多分歧,但也出现了新的机会,可以修补两国关系中的一些裂痕。
文章称,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尚卡尔·梅农早就提出用新的“活路外交”取代1988年拉吉夫·甘地访华期间制定的战略框架——后者在过去30年时间里曾很好地服务于两国。梅农认为,新的框架应该包括“对彼此核心利益的尊重;在反恐、海上安全和危机管理等新领域开展合作;更清楚地了解彼此的敏感问题;解决或至少处理分歧;国际舞台上的行动进行战略对话”。
印巴都有“胜利者”需求
文章称,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印巴两国关系不会解冻。双边接触很可能继续受制于双方都要成为国内受众眼中的“胜利者”的需求。虽然可能会有更多旨在保持最低限度接触的小举动,比如放宽游客签证,但随之而来的将是恶毒的言论。
文章称,2019年上半年,巴基斯坦可能会在印度的竞选中被当作“替罪羊”。选举之后,印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不同方针可能会带来突破。
对阿富汗问题插不上话
文章称,由于巴基斯坦军方在推动与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协议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新德里所谓的巴基斯坦在国际社会上受到孤立的说法没能得到证实。特朗普总统也许在推特上明确表达了他对巴基斯坦的看法,但他显然也发出了比较客气的信息,请求伊姆兰·汗总理让巴基斯坦在推动与塔利班对话方面予以合作。
文章称,印巴关系冻结十年的一个附带结果是,新德里已经将自己从阿富汗问题的版图中抹掉了。随着所谓终局阶段的临近,印度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保持在阿富汗问题中的影响力。
南亚小国不愿俯首听命
文章称,印度成为它自诩的“地区超级大国”的愿景已经被南亚小国削减了规模,因为它们决定利用中国在该地区尤其是印度洋地区的雄心为自己谋利。新德里试图通过支持这些国家中比较“亲新德里”的政党和领导人(例如在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或通过采取高压手段(例如在尼泊尔)来应对这一点。
然而,正如新德里所认识到的那样,即使是这些国家的亲印度领导人也不喜欢听人发号施令。印度在周边地区的许多问题都源于它透过安全视角来看待这些国家,而这一视角中,所谓的中国“威胁”迫在眉睫。在新的一年里,对印度来说,关键在于找到与这些国家交朋友——并维持友谊——的办法。
美国赞扬抵不上贸易保护
文章称,新德里发现特朗普执政以来有很多值得庆祝的事情,首先是美国总统公开批评巴基斯坦在得到美国数十亿美元援助的情况下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遏制恐怖组织。2018年9月,印美两国签署了《通信兼容与安全协议》以促进两军之间的互操作性和高端技术的销售,表明了两国在战略上日益趋同。
文章称,特朗普曾称赞印度在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是一个“关键参与者”。然而不利的一面是,美国在贸易领域的保护主义已经影响到印度的一些出口贸易,美国的签证规定正在伤害印度的专业人士,而美国与伊朗的冲突已经影响印度从伊朗购买石油。2019年,也就是特朗普担任总统的第三个年头,印美关系仍将是一个“未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