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阿漾非洲纪行——刚果(布)上篇 深入热带雨林腹地的布昂扎水电站援外项目

2020-04-15 13:22:48大公网 作者:河伯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父亲,何朝华,祖籍广东阳江,按照修字辈排行,原名何修漾,所以有时候我们与老家人说话,还要以“阿漾”代称。

父亲家中兄弟姐妹五人。高中毕业后,考取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前身),并在北京成家生子。

我母亲是老北京,他们一共有两个孩子,我和我弟弟。

我父亲作为中国水电系统的一员,曾参与中国的对外援建的承包工程,依次去过刚果(布)、突尼斯、布隆迪、卢旺达、喀麦隆、毛里塔尼亚六个非洲国家。

我父母都早已退休。前几年父亲生病,行动不便,生活半径缩回到家周围300米内。我们鼓励他多锻炼,他也很坚毅,唱歌、说话、写字,每天保证1小时外出行走。最开心的时候,就是给我他宝贝孙子、侄子冉冉讲各种非洲故事。与我们聊天,也往往回到“我当年在某某某国的时候”。

估计任何人有这样历年的宝贵记忆,都难忘记。

在家人鼓励下,我从今年二月开始,与父亲通过聊天的方式,记录他在各个国家的工作经历与见闻。

这是一个中国人在国家刚刚打开大门的时代,去看世界也看自己的过程,也是一代中国人的历程与责任。虽然我们以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了,但我在这些记录里看到的更多是熟悉、感触,而非不解与陌生。

一个岭南海滨小城中的孩子,也是诸多的命运安排,可以游历与体会非洲。因此,用“阿漾非洲纪行”来命名这一系列的记录。

刚果(布)的故事

深入非洲雨林腹地的布昂扎水电站援外项目

时间:1979.9-1981.12

(一)初到非洲就遇上两场政变
 
我第一次出国,就来到了遥远的非洲,加入了非洲腹地国家刚果(布)的中国援外项目组。
 
在大学里我主修的是越南语,但除了培训过100多名越南实习生与两批代表团外,这门外语并没有把我带到这个紧邻中国的外国。后来中越关系紧张,我就转学了法语,我所在的企业是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从原来的水电部对外公司脱胎而来,主要负责援外项目、承包业务与进出口业务,自然,援外的目标主要是比中国还落后的亚非拉国家,作为一名法语翻译,我主要去的都是非洲的前法国殖民地国家。
 
刚果(布)是在刚果河流域两个名叫刚果的国家之一,后面括号里的名称,是标明该国的首都所在地,刚果(布)是布拉柴维尔,而刚果(金)是金沙萨,两国首都隔刚果河相望,我在布拉柴维尔时,远眺过金沙萨,感觉与当时的广州差不多,相比之下,布拉柴维尔更接近一个黑非洲贫困国家。
 
布昂扎水电站的援建项目始于1972年,周恩来总理曾表示,中国的援外并不附加任何不平等协议,但刚果(布)实在是中国的一个友好国家,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进入常务理事会,刚果(布)就是联合国提案的主要发起国。
 
中国驻刚果(布)的李连碧大使,是位老红军,属于高级别驻外大使,是附近几个小国家大使馆的统领,这也可见刚果(布)在中国与非洲关系中的重要地位。
 
布昂扎水电站所在地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很适合发展水电,同时,在建设规划上,中国也显示了足够的诚意与前瞻性:布昂扎水电站4台机组装机容量7.4万千瓦,而刚果(布)的经济极度不发达,水电站建成时可以接入的负荷也只有1万千瓦左右,直到21世纪,布昂扎水电站的发电量仍旧满足了刚果(布)全国用电需求的70%以上。
 
背景资料:布昂扎水电站

布昂扎电力系统包括1座娒古古鲁(布昂扎)水电站和6座变电站,是中国政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援建的项目,于1975年6月24日开工,1979年5月4日竣工,1979年7月4日正式移交给刚果(布)政府。电站发电占到刚果总用电量的70%,运行20多年后积累了很多技术与工程问题,修复工程仍由中国(中国水电十一局)负责,于2003年10月10日开工,于2007年7月底竣工。

在布昂扎水电站前拍照留念
 
我到达时,布昂扎水电站工程已经竣工,我所在的项目组,正在做一些收尾工作并转入运营维护阶段,组里包括1个组长、1个翻译(就是我的职位)与若干工程技术人眼(分别负责机械 电器、水工等),其他则是后勤人员。
(关于布昂扎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过程,可以参考新闻报道《情系刚果布昂扎》
https://www.nengapp.com/news/detail/3340135  )
 
根据记载,布昂扎水电站的建设过程,异常艰苦,但在亲身体会援外工作艰苦环境之前,我先感受了国际工作另外的风险所在。
 
那时,中国刚刚与世界的联系还不紧密,所以我到达刚果(布)的行程也曲折,从北京出发,先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这是中国的友好国家,然后进入穆斯林世界,转去阿联酋加沙,逐步接近欧洲势力范围,在巴黎中转后,越过地中海与撒哈拉沙漠,才降落在非洲大陆上。想起来,那时候去趟非洲,比郑和下西洋还麻烦。
 
法国并不能直飞刚果(布),还要中转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结果我们在中非就赶上了军事政变,这在后殖民时期的非洲、一直到今天,都不少见,不过,在班吉机场被荷枪实弹的士兵包围,还是我此生离暴力与混乱非常近的一次。当然,我同样没想到的是,这样的经历在我几次到非洲工作的过程中,还会反复发生。
 
中非军队包围飞机,是因为我乘坐的是法航,这在前法国殖民地国家非常敏感,看到我们就是正常的国际旅客,军队也就放行了,而我终于到达布拉柴维尔后,发现这里也才发生了一次军事政变。
 
国防部长萨苏推翻了原政府,当上了总统,不过,他也是一个对中国友好的政治家,所以布昂扎水电站项目并未受到影响,1979年11月,水电站举行竣工仪式,萨苏还乘直升飞机到达现场讲话。那天他兴致很高,在项目驻地与大家共进午餐,我记得他是一个随和的人。

项目组和有关领导在布昂扎水电站竣工典礼上合影

背景资料:萨苏总统

萨苏总统在此之后一直担任刚果总统,期间曾于1992年竞选失败,但通过1997-1998年的刚果内战,重新担任总统至今,他曾于2007年5月1日再次视察布昂扎水电站的大修工程。

(二)工作生活在原始森林边缘
 
出现在布昂扎水电站照片上的建筑,是机组运行的厂房,而我们运行组的驻地则在山顶上,与电站有不到2公里的路途。刚果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降水量非常大,我们住在高处可以规避泥石流的风险。
 
与水泥砖石的厂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因为周边原始森林取材容易,我们项目组驻地全是木板房,当时,我们对此没有太多感觉,其后,在很多非洲国家看到法国、南斯拉夫的承包商,都是在建设项目之前就把生活、工作用房建好,才慢慢学习借鉴人家。
 
我们也曾向大使馆经济参赞反馈了住地条件的问题,不过因为工程竣工后,施工人员与设备都已经撤出,重新建设住地用房不太现实。回想起来,可能还是意识问题吧,因为项目组里的刚果方工程师都有独立的小别墅住(属于援建项目),刚果方负责人问我们,为啥你们的援建项目不为自己的运行组考虑呢?对此,我们也是哑口无言。
 
住木板房也并非那么简陋,那时候很多家具都是用原始森林里巨大的红木木材,虽然非洲的红木品质不比亚洲的,但毕竟坚实牢固,我回国时打包很多东西的箱子,就是用红木做的,当时自己不觉得是好东西。多年后,我喜欢唱京剧的爱人送了一块给戏友做京剧伴奏的响板与鼓架,戏友很高兴,可能算是发挥了这些优质木材价值的唯一一次。
 
前面说过,竣工的时候,萨苏总统是坐直升机飞来的,那是因为,虽然布昂扎与首都布拉柴维尔的直线距离不过300公里,但山高路弯,道路泥泞,即便是开越野车,也要12个小时。但采购主食的大米白面,还是要去首都,因为刚果(布)这样的国家,很多商品都要进口,只有首都才能买到。我也是在采购之路上,学会开车。

在电站厂房前与同事合影

物资匮乏难不倒中国人,我们开始在工驻地附近种菜,因为有之前援建过程中的经验,项目施工的时候就专门开辟了一个农场,项目组从国内带来菜种,农场里四季都有菜心、萝卜、芥菜、茄子、青椒、冬瓜、白菜,我们还是可以吃到中国菜。
 
运行组10个人,并没有配专门的种菜人员,所以我们都是一起种菜养护,烧荒、除草、施肥(我们用的是人的粪便,也会派车买鸡粪),农场也有牲畜,但没有种苗,只是买来后再养一段,我记得有鸡和猪。
 
那时候,我们援外人员有伙食费,每月定额150美元,额度挺高的,因为我们敞开用,一个月也只能花掉40-50美元(抽烟的同志,有使馆提供的飞马牌香烟),但是多余的伙食费,并不能变成现金发给大家(那时候管理严格,公司之前发生过以为私分伙食费被使馆处分的事),所以项目组只能发各种吃的东西,我回国的红木箱子就装满了饼干、麦乳精、奶粉,我小儿子就主要吃国外奶粉长大,也算是最早一批吃”进口“奶粉的孩子了。
 
后来常听有人说,我们这样出国工作的人,挣两份工资,是挣了大钱,但其实援外的收入并不高,当时每月40元外汇人民币(等于20-30美元),到了承包工程期间才慢慢涨起来,但无论是援外还是承包,异国的水电工程都是很艰苦甚至很危险的工作。回想起来,自己能一次次的深入非洲去工作,除了觉得自己是外贸专业毕业,国际性的工作就是本专业工作之外,也是责任感使然,对单位、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很庄重,很宝贵,只是我们这代人并不太会总结而已。
 
背景资料:外汇人民币

外汇人民币是指可以自由兑换成外国货币的人民币。1967年11月英镑贬值,我国遭受一定损失,为了避免因外币贬值继续遭受损失,1968年起我国对外贸易实行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即我国的出进口商品都以人民币计价,外国进口商用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的货款,我国进口货物也用人民币向外国出口商支付货款。国外银行和进出口商,为了与我国进行贸易,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把外汇卖给中国银行换得人民币,在中国银行开立外汇人民币帐户。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