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阿拉伯之春”十周年 十年空梦国已非国

2020-12-15 10:07:05香港文汇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叙利亚一所难民营中,一名妇人手抱小孩。 法新社

2010年12月17日,北非国家突尼斯一名年轻菜贩因摆档时,持续受到执法人员暴力对待,愤而自焚抗议,事件触发全国示威,更掀起北非和中东反政府抗议浪潮,最终导致区内多名强人领袖被推翻,被称为“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然而10年过去,当年爆发过示威的国家,经济和政治形势并没有变得更好,当中叙利亚、利比亚和也门内战更持续至今,让美国等外国势力借机进行军事介入,导致生灵涂炭,留下一页页血的教训。

突尼斯26岁菜贩布瓦吉吉,2010年12月17日因为不堪摆摊屡遭警察打压,引火自焚抗议,留医至翌年1月4日不治。布瓦吉吉的自焚和死亡引爆突尼斯长年以来的民怨,民众纷纷上街示威,要求掌权23年的总统本.阿里下台,示威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席卷全国的“茉莉花革命”,最终本.阿里于2011年1月14日下台,流亡沙特阿拉伯。

旧秩序虽破 新秩序未立

突尼斯示威的成功,加上西方媒体的推波助澜,吸引了其他阿拉伯国家民众仿效,示威反对政府贪腐,埃及、利比亚、也门、叙利亚、阿尔及利亚短时间内先后爆发大型抗议集会,更导致时任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也门总统萨利赫等,相继下台或被杀,令中东北非几十年来的政治秩序被严重扰乱。

然而连串示威或“革命”并未为区内带来更繁荣安定的社会。在埃及,在大选中当选的首位民选总统穆尔西,代表宗教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在埃及推行伊斯兰宗教统治,结果上任后不到2年,即被塞西领导的军队以政变的方式推翻,恢复了埃及的世俗政治。然而许多国家,如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并非如埃及这样秩序得以建立,旧的秩序虽破,但新的秩序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外国介入 叙利亚内战难平

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的反政府示威更演变成长年内战。曾参与利比亚示威的马吉表示,他们最初没打算要卡扎菲下台,“只想要多一点自由和正义”,但卡扎菲政府的镇压行动,导致民众以武装对抗政府。卡扎菲被赶下台后,被反政府武装追捕击毙,但利比亚亦从此群龙无首,反政府武装与各地军阀争权夺利,时至今日战火仍未平息。

在叙利亚,最初的抗议同样是要求总统巴沙尔推行改革,但结果引发内战,造成死伤无数,大量民众流离失所,引发欧洲难民潮 。与利比亚一样,叙利亚局势持续混乱,让外国势力有机可乘,介入当地冲突,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昔日示威者:再无发言权

今天阿拉伯世界不少人仍指责“阿拉伯之春”为暴力和经济崩溃打开洪水闸门,导致后来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或成为难民,而留在家园的人,也因国内的混乱而永无宁日,例如突尼斯长年深陷经济危机,失业率和通胀居高不下,当年参与反政府运动的律师胡伊达表示,“人们认为本.阿里倒台,就可以解决所有事情,但我想这需要20年到30年时间。”

舆论认为,美国一直支持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反政府示威者,当年参与抗议集会的叙利亚人达努恩称,“我们之前被外国强权玩弄,现在叙利亚没有任何发言权,外部势力说的才算数。”

责任编辑:陈运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