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共同社、法新社、彭博社报道:当地时间11日,日本官方和民间均举行“3.11”大地震十周年悼念仪式,为2.2万在地震、海啸、核泄漏三重灾难中死亡或失踪的人口默哀。与此同时,为实现减排目标,日本有意重启所有在福岛核灾后关闭的核电站。然而,日本政府耗费10年都未能妥善处理泄漏事故,令民众对其核电政策产生怀疑。
当地时间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街道上响起警报,民众纷纷放下手中事务,为10年前的死难者默哀一分鐘。日本德仁天皇夫妇和首相菅义伟、前首相安倍晋三等人,出席在东京举办的官方悼念仪式。由于东京及附近地区仍处于新冠疫情紧急状态,今年的仪式规模较往年“缩水”。
德仁天皇表示,每当自己想到受灾民众,都会感到心痛。他特别提到受核灾影响,至今无法重返家园的大批福岛居民,并强调要治愈灾民的心灵创伤。菅义伟表示,灾民的生活在疫情和上月的余震冲击下更为艰难,但“日本总会凭借勇气和希望渡过危机。”他承诺,日本不会忘记“3.11”的惨痛教训。
停用核电碳排大增
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故后,日本关闭了所有核电站,共计36座商业反应堆停止运作,迄今只有9座获批重启。核电占日本总发电量的比例,也从2011年的30%左右降至如今的6%。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日本近年改用液化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填补核电空缺,导致碳排量大增。
作为巴黎协定缔约国之一,日本承诺将在2030年前,减少相当于2013年水平26%的碳排量,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日本政府能源政策顾问小组指出,若要实现上述目标,日本必须在2030年前重启所有现存反应堆,甚至还需要建造更多新反应堆。考虑到反应堆寿命一般为60年,若不进行扩建,到2050年日本就只剩下23座反应堆,到2060年仅有8座。
彭博社指出,对海外能源依赖度低、佔地面积小且相对稳定的核电,其实是日本的完美选择。然而,日本政府处理福岛核灾的低效,令各界对其核电政策可行性产生质疑。福岛核灾中损毁的反应堆拆除进展缓慢,近130万吨核废水如何处理尚无定论,日本政府显然无力处理更多废弃物。日本国际大学教授橘川武郎直言,业界很清楚政府的目标无法实现。
日本民众也不信任政府的核电政策。近期民调显示,只有不到3%受访者支持增加核电占比,近50%要求减少,还有17%希望彻底放弃核电。赞成重启现有核电站的受访者也只有不到16%。11日,大批示威者聚集在东电公司附近,指责其在福岛核灾中推卸责任,并反对重启核电站。
多国开发新核能项目
福岛核灾亦在全球范围发关于核电安全性的辩论。目前,核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0%左右,低于上世纪90年代巅峰时期的18%。美国、德国等主张逐步淘汰核电,改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然而,对于很多国家而言,核能无疑是既能保证供电,又能实现减排目标的不二之选。
美国何威安卓律师事务所核能业务负责人博罗瓦斯表示,过去几年间,多个国家开始参与新核能项目。中国、东欧、中东等均对发展核能很有兴趣,加拿大等国则在研究新一代小型反应堆,有望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支持核能的团体指出,可再生能源往往不够稳定,且难以储存,实际成本不一定比需要严格监管的核电更具优势。工程师扎伊茨说:“最好的绿色工作岗位就在核能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