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缅甸打砸事件致37家中资工厂受损 港商损失惨重

2021-03-19 11:23:58大公网 作者:李昌鸿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资企业遭到缅甸不法分子纵火烧毁损失惨重 受访者供图

  缅甸仰光一些重要工业区多家中资工厂遭不法分子打砸抢烧,部分中方人员受伤,有员工一度被困。香港衣车协会副会长、金富针车公司总经理李生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自己和朋友合伙投资800万人民币在缅甸出售和出租电动缝纫机,担心未来可能会化为泡影。他透露,有数十家中资企业被不法分子纵火焚烧,其中一家为港企Global Fashion,此次损失至少数千万人民币。与李生合作的内地人何先生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4家港资、中资等企业被不法分子打砸抢烧,损失惨重。

  不法分子利用脸书和推特等煽风点火

李生担心在缅甸投资800万元人民币打水漂 记者 李昌鸿 摄

  李生以前他在大湾区从事电动缝纫机的代理销售和租赁,2016年紧跟合作工厂的脚步,在缅甸设立公司,与香港两位合作伙伴共同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合近千万港币),累计购买了2000台不同型号新的和二手电动缝纫机,租赁给制衣工厂,最便宜的月租金为150多元人民币一台,高端的一台一个月租金1000元人民币。他聘请了两位内地师傅,分别负责工厂管理和机器维护、安装和调试机器。

  业务就这样顺风顺水地做了几年,最高峰时是2018年,一个月出租缝纫机800台,可以赚钱,平时每个月只有500台,只可以保本。没想遇到去年疫情他业务陷入了停顿,今年又遇到缅甸政治纷争。他出借给何先生的高端缝纫机被不法分了烧了一台,损失1.3万,何先生损失了五台。李生庆幸他出租的工厂并非在重灾区。

  他称,位于仰光水林班的港企Global Fashion被不法分子纵火焚烧,此前他们曾有缝纫机租赁合作,该工厂有工人两三千人,高峰期有四千人,加上大量设备,损失金额至少是数千万元人民币,无疑令人扼腕叹息。

港资工厂Global Fashion被不法分子纵火,导致工厂受损 受访者供图

  37家中资工厂受损

  身在缅甸的何先生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此次不法分子纵火烧毁港资和中资工厂,令人十分气愤,背后是一些人利用脸书和推特等煽风点火。他亲眼看到许多中资工厂被不非分子点火烧毁,因为缅甸工厂大都是铁皮房,防护性差,容易着火引燃布料、机器和设备等,许多港资和中资工厂就这样被烧毁。他给记者传来一份统计表格,据这份表格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4日,共计24家公司中资、港资等受到波及。

  对此,中国驻缅甸使馆发言人就在缅中资企业遭打砸抢烧发表谈话称3月14日下午,缅甸仰光莱达雅工业区多家中资工厂遭不法分子打砸抢烧,多名中方人员受伤,有员工一度被困。中国驻缅甸使馆第一时间同缅甸中国企业商会和相关企业取得联系,迅速要求当地警方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资企业及人员安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表示,截至16日晚8时,缅甸打砸事件已经造成37家中资工厂受损,3名中国员工受伤。在戒严令实施后,工业区一带缅方安防力量已加强,局势有所趋稳。

  转战缅甸近八年 刚盈利便遭打击

  因内地推动产业转型,加上人民币升值、工资持续上涨和人口红利消失等,原本集聚在大湾区深圳、广州、东莞、惠州等地制衣、塑胶、制鞋和箱包等企业,在2013年纷纷转向低成本洼地的缅甸。因当时政局稳定,加上欧盟给予出口免关税优惠,大量内地、香港等企业涌入缅甸,经过近8年发展,缅甸制衣和塑胶等逐步形成规模,许多港企也从前期的亏损转向逐步盈利。

  2013年赴缅甸考察的港商、新兴集团董事长何广健当年在仰光租厂开塑胶工厂,生产鲜花包装袋和服装包装袋。因看好当地人工成本低,月薪当时不到100美元,出口欧洲和日本免税收优惠,于是他积极不断地投入,经过三五年发展,工人规模也从以前100多人增加到去年400-500人。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近几年已经开始盈利,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原本计划进一步增加投入,去年遭遇疫情令他十分烦恼,没想到今年又遇到政治纷争,他工厂只得暂停营运,时时担心不法分子上门打砸烧抢。现在何广健心烦意乱,他已在缅甸投资上千万元,房租和内地员工工资等需及时发放,每月开支不菲,但却停产没有一分钱的收入,欧美客户订单又难以交付,感觉十分头疼。

  与何广健类似的港商黄先生告诉记者,他六七年前赴缅甸投资,他主要生产用于食品包装的袋子,刚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设厂、培训员工和开拓市场,近几年盈利不错。去年疫情因是食品包装未受到影响。他期望缅甸政局能够尽快稳定下来,这样有利该国经济和他们业务发展。 港商缅甸转战地产和商业受损

  2015年将中山工厂搬迁到缅甸的港商庞先生,当时他豪情万丈,准备大干一场,现在看到缅甸政治纷争和混乱局面,现在他感觉十分沮丧和懊恼。

  刚进入缅甸时,庞先生在仰光与合作伙伴共同开设一个300-400人的工厂,生产服装,出口欧洲。两年后生意的有了不少起色,他便委托职业经理人打理。后来庞先生看到缅甸在超过6000万的人口,地产和商业需求将会旺盛,准备复制珠三角地产暴涨的奇迹,为此他花了大师的精力在仰光一地产项目的设施、建设和施工及销售上。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跌入合作伙伴的陷阱,投入大量现金开发的地产项目成为了烂尾楼,为此他准备在当地起诉对方,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庞先生随后投资数百万人民币,开设了一些商业包括休闲和生活服务等公司,但是又遭遇去年的疫情封锁,根本难以正常运营,为此他需要付出大量租金和部分员工工资,损失不少钱财,为此他感觉十分无奈。

  对于缅甸目前的政局,庞先生感叹那边现在是“死路一条,已经没打算了”。近半年来,他一直呆在香港,正忙于香港的一些生意,并在观望缅甸政局走向。

  港商:缅甸观察两个月再定去向

  对于缅甸目前的政治纷争,有的港商感叹耗不起,拖的越久损失越大,未来再观察两个月,如果仍是目前这样局势的话,自己赔不起,只有准备撤离。

  香港衣车协会副会长、金富针车公司总经理李生表示,他在仰光公司有两个中国师傅和15个缅甸当地员工,一个月租金、工资等费用需要8万人民币,现在因为政治纷争,仰光大量工厂都停下来,他的公司难以出租电动缝纫机,因此没有收入。更令他头疼的是,仰光所有银行都已经停业,他没办法取钱给员工发工资和支付租金。他感叹公司再观望两个月,如果之后仍是目前的局面,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他只有撤离,但更让他头痛的,2000台缝纫机卖不掉,运回国内没有用处,而且运费还很昂贵,自己与合作伙伴800万人民币的资产将损失殆尽。

  他称,自己公司损失还算小的,许多其他大中型港资和中资企业,如一家中型千人工厂,月租金需20多万,内地外派员工工资等需要数十万,加上其他费用,合计一个月支出近百万人民币,半年就是600万。关键是与自己公司一样,银行取不了钱难以付房租和工资,有的老板转道汇款到新加坡,通过新加坡给缅甸富人朋友账户汇去美元,让缅甸朋友当地帮忙兑换缅币,再支付房租和工资。如果未来半年政局仍是目前这样,大量中资、港资将损失巨大,有的损失将达数千万人民币甚至上亿。

  李生与其他港商最大的期盼是,缅甸政局能够早日稳定下来,以维护经济稳定和发展,外资可以重新恢复生产,这样才可以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