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多国债台高筑新兴市场濒爆雷 警惕“国家破产”潮

2022-07-22 04:24: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阿根廷经济一团糟,饱受通胀之苦的民众6月16日推着婴儿车示威。\美联社

  综合《华尔街日报》、BBC、彭博社报道:“印度洋明珠”斯里兰卡近期爆发严重经济危机,“国家破产”现象再度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16日警告指,在全球通胀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发展中国家可能重蹈斯里兰卡的覆辙。过去两百年间,全球已发生过近230宗国家破产事件,从美洲到欧洲无一幸免。据彭博社统计,新兴市场上约2370亿美元的外债面临违约风险,阿根廷、乌克兰、埃及等国形势尤为严峻。

  近两年,全球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及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冲击,美联储狂印钞票,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恶性通胀和资本流失的双重危机。世界银行和IMF早在今年年初就对新兴市场债务危机发出警告。

  IMF早前估计,目前有38个发展中国家面临债务威胁。据彭博社统计,过去6个月内,面临债务违约风险的新兴国家数量翻倍,达到19个,这也意味着多达2370亿美元(约1.8万亿港元)的外债可能无法按时偿付。彭博社名单上违约名单还包括黎巴嫩等国,其他可能违约的国家包括巴基斯坦、埃及、阿根廷、乌克兰等。

  1.8万亿债务恐逾期

  斯里兰卡在今年第一个宣布“国家破产”的国家,外界担忧这可能推倒新兴市场国家债务违约的多米诺骨牌。根据IMF的定义,“国家破产”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格奥尔基耶娃指出,承担着高额债务且政策空间有限的国家在债务危机面前尤为脆弱。

  阿根廷2020年发生史上第9次债务违约,今年年底通胀率料升至70%。据路透社报道,该国政府不得不限制美元流出以稳定本币披索汇率,但在黑市交易中披索已折价约五成。2024年起,该国将有大笔外债到期,但副总统克里斯蒂娜可能违背与IMF的偿债协议,引起外界担忧。阿根廷于2001年12月宣布破产,当时债务高达1450亿美元。由于政府腐败、政局动荡,该国的经济始终未能恢复。

  和斯里兰卡一样,巴基斯坦也面临着外汇储备低的问题,一度降至只有98亿美元,难以覆盖5周的进口开销。巴基斯坦官员曾要求国民减少喝茶,以减轻进口负担。该国本月已与IMF达成协议,获得60亿美元融资。巴基斯坦政府必须缩减开支,因为目前40%的财政收入都被用于支付债息。

  穷国富国均有破产先例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破产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即经济学领域的“传染效应”。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在过去两百年间,全球已发生过近230宗国家破产事件,而从上世纪下半叶开始,国家破产从美洲到欧洲无一幸免。

  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引爆拉美主权债务危机,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也陆续爆雷。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最先在泰国现形,中国香港、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很快也被卷入风暴之中。1998年,俄罗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石油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下爆发卢布危机,不得不对卢布宣布贬值,并违约国内发行的国债。亚洲和俄罗斯的危机又影响到巴西,该国政府于1999年1月宣布对本国货币雷亚尔实行贬值,引发被称为“桑巴效应”的金融动荡,不仅波及拉美,连美欧股市也应声下跌。

  2008年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冰岛也未逃过破产命运。该国银行业无序扩张形成的泡沫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破灭,三大银行倒闭,国家一夜破产。IMF很快向其提供21亿美元救助贷款,其他北欧国家也伸出援手,由于冰岛是发达国家且自身实施资本管制,加上小国寡民,很快就走出了危机。

  发展中国家拉响债务警报

  阿根廷:2020年发生史上第9次债务违约,今年年底通胀率料升至70%。政府不得不限制美元流出以稳定披索汇率,但在黑市交易中披索已折价约五成。2024年起,该国将有大笔外债到期,但副总统克里斯蒂娜可能违背与IMF的偿债协议,引起外界担忧。

  乌克兰:俄乌冲突爆发后债务违约风险大增。今年9月,乌克兰需要支付12亿美元债息,但该国最大的国有能源公司Naftogaz近日要求冻结债务两年,外界担心该国政府也提出推迟还债。摩根士丹利等重量级投资者警告指,乌克兰超过200亿美元的外债需要重组。

  埃及:债务占GDP近95%,未来5年须偿还1000亿美元以强势货币计价的外债。

  巴基斯坦:政府收入的40%用于支付债息,外汇储备降至98亿美元,难以覆盖5周的进口开销。该国本月与IMF达成协议,获得60亿美元融资。

  土耳其:外汇储备6月降至73.8亿美元,创近20年新低,而通胀率飙升至78.62%。

  何为“国家破产”?

图:巴基斯坦正想方设法缩减开支,图为当地集市上售卖的食物。\美联社

  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02年提出“国家破产”概念,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主权债务是一个国家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IMF、世界银行或者其他国家借的债务。

  原因

  1.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外汇见底,如今天的斯里兰卡。

  2.金融业过度扩张,形成巨大泡沫,如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冰岛。

  3.新兴市场遭到国际资本投机性攻击,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濒临破产的泰国等。

  影响

  破产的国家将陷入更严重的经济危机,本国货币汇率下跌、主权信用评级被降、更难从国际市场借到钱来缓解压力。民众手中财产贬值的同时,政府通常被迫实施削减福利、提高税收等政策来筹款还债,进而导致发生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的风险上升。

  多国曾陷 破产危机

图:冰岛示威者2008年要求银行公开财务危机情况。\资料图片

  拉美国家

  上世纪70年代,油价暴涨造成流动性过剩,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拉美新兴市场。但随着美欧提高利率、资本流向逆转,拉美国家很快就无力偿付外债,陷入“失落的十年”。墨西哥于1982年率先宣布暂停偿付外债,巴西、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纷纷跟进。IMF介入进行债务重组,但未能解决问题,最终只能进行债务减免。

  亚洲新兴国家

  1997年,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因币值被高估,遭到美国金融巨鳄索罗斯等势力的投机性攻击,泰国、韩国、印尼等国货币严重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债务负担大增。1998年,俄罗斯被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加之国际石油需求降低,政府不得不将卢布贬值并违约国内发行的国债。亚洲和俄罗斯的危机又令巴西受到冲击,巴西政府1999年1月宣布对本国货币雷亚尔实行贬值,引发被称为“桑巴效应”的金融动荡。

  冰岛

  2007年,从美国发端的次贷危机扩散到全球,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同年,冰岛银行业无序扩张形成的金融泡沫被戳破,三大银行倒闭,政府背负850亿美元的债务,正式宣布国家破产。冰岛获得了IMF的援助贷款,并实施资本管制等措施,2013年经济已逐渐步入正轨。

  韩国民众曾捐227吨黄金救国

图:韩国民众1998年捐出各种金饰,帮助国家还债。\资料图片

  综合BBC、路透社、彭博社报道: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身为亚洲最强劲经济体之一的韩国外汇储备大减,不得已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援助贷款,这场“枪顶着脑门的谈判”,至今仍被韩国人视为“国耻”。

  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之前,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疏忽监管金融机构,未及时制定开放市场的配套措施,放任银行借外债并以低利率贷款给财阀。危机爆发时,韩国政府无法及时应变,大量国际资本突然抽离,银行与企业相继倒闭,大批员工失业,政府不得不与美国把控的IMF谈判,换取550亿美元贷款。

  IMF提出很多苛刻条件,包括入股韩国多家大企业、韩国必须根据IMF要求进行经济改革并放开金融市场等,意在趁火打劫,掌控韩国经济命脉。这场谈判被形容为“枪顶着脑门的谈判”,双方签署协议的1997年12月3日也被韩国民众视为“国耻日”。失业民众举着“IMF等于I'M Fired(我被解雇了)”的标语牌讽刺IMF,快餐店则推出用火腿、番茄酱制成的廉价“IMF汉堡”。

  韩国民众在危机时期展现出了团结精神和爱国主义。1998年1月,当局呼吁民众捐出家中的金银首饰,为国家补充外汇和黄金储备。该倡议很快风行全韩国,约350万人参与其中,占当时韩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家庭主妇拿出结婚戒指,运动员们捐出金牌和奖杯。短短两个月,韩国民众捐出了227吨黄金制品,价值逾21亿美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