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更多英联邦王国或走向共和
【大公报讯】综合路透社、《纽约时报》报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日逝世,在英联邦王国成员之一的澳洲,有政客9日即呼吁进行宪法改革建立共和国,不再将英国君主视为国家元首;加勒比地区的反君主制呼声再起。英媒形容女王是将各方黏合在一起的“胶水”,随着她的离世,英联邦甚至是英国自身分崩离析的风险显著增加。美媒表示,女王见证了大英帝国的终结,继承王位的查尔斯三世或将见证君主制的终结。
英国君主同时也是英联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的虚位元首。英联邦目前有54个成员国,绝大多数为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因此被批评是“新殖民机构”。部分英联邦国家将英国君主视为自己的国家元首,这些国家被称为英联邦王国(Commonwealth Realm),其中包括加拿大、澳洲及新西兰等。
伊丽莎白二世于1952年继承王位后的数十年间,几乎每年都会巡游英联邦,拉近与各成员国的关系,但无法阻挡独立浪潮。她在位期间,十多个英联邦王国摆脱君主制,最近的例子是2021年11月改制共和的巴巴多斯。
如今除了英国之外,英联邦王国只剩下14个,包括加拿大、新西兰、澳洲、牙买加等。多家媒体预测,女王去世后,查尔斯更加无法维系这一“共主联邦”,更多国家将加速走向共和。路透社8日报道指,今年6月查尔斯代替母亲出席英联邦国家首脑会时,已有多国对他接任英联邦元首表示“不安”。
前殖民地向英国索赔
当地时间9日早上8时27分,距离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的消息公布仅过去5个小时,澳洲绿党党魁班德就在推特发文说:“现在,澳洲必须向前迈进。我们需要与原住民签订条约,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共和国。”同样出身绿党的澳洲参议员法鲁奇措辞更为激烈:“我无法悼念一个种族主义帝国的元首,这个帝国建立在被殖民者的生命、土地和财富之上。”
1999年,澳洲曾就是否实行共和制举行全民公投,当时君主立宪派占多数。但澳洲媒体今年1月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如果再次举行公投,共和派(38%)将战胜君主立宪派(30%)。5月,主张再次举行公投的工党上台执政,新总理阿尔巴尼斯专门设立了“共和国事务助理部长”职务,负责处理澳洲向共和国过渡相关事宜。不过他9日表示现在不是谈论政治的时候,“今天是向女王致敬的日子。”
加拿大安格斯里德研究所8月公布民调结果,显示加拿大民众亦倾向于在女王去世后废除君主制。58%的受访者认为巴巴多斯等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是正确的,51%认为加拿大也应该摆脱君主制。
加勒比地区前英国殖民地的政界人士和活动人士再次呼吁取消英国君主在当地的国家元首地位,并要求英国为历史上的奴隶贸易罪行支付赔偿。巴哈马国家赔偿委员会主席霍尔.坎贝尔表示,英国君主更替或将成为推动赔偿讨论的一次机会。
今年3月,威廉王子夫妇访问伯利兹、牙买加和巴哈马3个英联邦国家,所到之处民众均举行反殖民抗议活动。在牙买加,二人隔着铁丝网与当地民众握手的照片引发巨大争议,网友批评他们对有色人种没有丝毫尊敬。
哈佛教授促正视血腥历史
哈佛大学历史教授贾萨诺夫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女王被视为英国的“主心骨”,在如今这个动荡的时代,她的离世或许会令世界各地的人感到悲伤,但决不能因此美化英国血腥殖民史,也不应该忽视女王在位期间英国对反殖民力量的残酷镇压。
贾萨诺夫指出,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匆匆结束对肯尼亚的访问回国继位,同年英军在肯尼亚强硬镇压反殖民的“茅茅起义”,数万人被关进集中营,遭到残酷虐待。塞浦路斯和也门等地也发生过类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