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莎翁作品大量使用古英语,英语国家民众认为晦涩难懂。\法新社
【大公报讯】据法新社报道: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化的瑰宝,却被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民众吐槽晦涩难懂,甚至外国读者都比英语国家的读者,更容易理解莎翁的作品。
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现代英语还在萌芽时期,其作品中仍然使用了大量的古英语,对大部分普通戏剧观众来说晦涩难懂。国外读者所接触的译本采用了更为现代的语言表达,更方便理解。英国文化协会和民调公司舆观(YouGov)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莎士比亚在许多非英语国家更有意义,有36%的英国采访者表示并不了解莎士比亚,而在其他国家相关数据只有25%。
部分英语国家的人并不同意将莎翁作品“翻译”成现代语言的做法,认为这样会失去作品本来的味道,包括台词对白中的优美音韵。2015年,俄勒冈州莎士比亚剧团着手将莎翁作品翻译成现代英语时,却遭遇外界抗议,认为这是对莎士比亚的亵渎,要求尊重原著。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莎士比亚学者朱宾认为,与外国读者相比,英语读者反而处于下风,因为他们需要脚注、道具和舞台表演,才能理解莎翁。但她认为,莎翁的作品在全球都广受欢迎,证明即便不用原文,作品本身仍具有感染力,而莎士比亚本人估计也会认同将自己作品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