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一名犹太女孩得到上海警局颁发的居住证。\资料图片;右图:2015年,以色列拍摄公益宣传片《谢谢上海》。\视频截图
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暴力迫害犹太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对犹太难民实行入境限制,而上海是屈指可数的向他们敞开大门的城市。
1933年至1941年
•约2万名欧洲犹太难民先后来到上海。他们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一些难民从事牙医和医生的工作,另一些人开设了商店、咖啡馆和俱乐部等。
1943年
•侵华日军压缩犹太人的生活空间,将他们限制在虹口提篮桥区域,即日本划定的“无国籍难民限定居住区”。1943年2月之后,约1.4万犹太难民聚居此处。
1945年
•随着日本和德国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上海的大多数犹太难民陆续离开,迁往世界各地。
2007年底
•上海虹口区政府修缮了二战期间犹太难民经常举行聚会和宗教仪式的摩西会堂旧址,并在此成立“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向公众开放,以纪念这段历史。
来源:BBC、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