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1967年/约旦河西岸由以方掌控

2023-11-02 04:0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名巴勒斯坦男子10月20日在约旦河西岸参加反以示威。\美联社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又称“六日战争”),吞并了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的巴勒斯坦全部领土,包括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以及本应由联合国托管的耶路撒冷,还占领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戈兰高地等其他阿拉伯国家领土。这场战争迫使100万巴勒斯坦人和其他地区的阿拉伯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

  1967年11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42号决议,敦促以色列从被占领土撤军,事实上承认以色列不必归还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土地,认可现在人们常说的“1967年边界”,即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的边界。第242号决议体现出的“土地换和平”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巴以问题的重要原则。

  然而,以色列不愿归还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土地,开始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建造犹太人定居点,还在耶路撒冷的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巴勒斯坦土地上修建定居点,力图将这些“卫星城镇”并入耶路撒冷,以改变耶路撒冷人口结构,将其“犹太化”。1980年7月,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单方面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

  联合国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等地建立的定居点公然违反了《日内瓦公约》,该公约严格禁止占领国在其占领的土地上安置本国平民人口。1967年以来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林克批评说,这些定居点建在巴勒斯坦人的财产上,依赖于非法没收的巴勒斯坦自然资源,包括水、土地和矿产,“最重要的是,以色列定居点的不断扩大剥夺了巴勒斯坦人对未来的希望。”

  直到1978年《戴维营协议》签署,以色列才同意将西奈半岛还给埃及。至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以色列始终拒绝归还,两国因此冲突不断。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戈兰高地是以色列领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