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俄乌战争2年 3/俄乌战场上的“三八线”若隐若现

2024-02-25 04:03: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英军20日登上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准备参加北约自冷战以来最大的联合军演。/美联社

  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围绕俄乌战争的争执,世界陷入了深度分裂。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永不停歇的战争,乌克兰援助疲劳症正在对这场战争产生不可逆转的致命影响,“西方胜利”的幻灭感越来越强烈。/大公报《公评世界》专栏作者 周德武

  战争是烧钱的机器,俄乌战争也不例外。俄乌冲突是乌克兰人替美国人打的一场代理人战争。美国把乌克兰战争作为实验场,不仅在那里试验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战法,而且动用了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例如心理战、金融战、舆论战及信息战等等。据美国主流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还在本土建立了一个模拟战场,边打边总结,为下一场战争提供经验和教训。

  美欧利益深度捆绑

  美国就俄乌冲突建立了两个叙事逻辑:一是强调普京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是价值观之战,如果不对此加以制止,那么俄罗斯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波罗的海和东欧国家,整个欧洲将万劫不复,这场战争关乎到欧洲人的生死存亡,必须全力以赴支援乌克兰,遏制俄罗斯的“帝国野心”。

  第二个叙事逻辑是,如果让普京的阴谋得逞,将给中国做出坏榜样,中国将受到激励,或对台湾动手。所以美国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坚决不能让普京赢,尤其不能让威权主义国家占上风,从而迫使中国知难而退、望而却步。

  美国通过一系列话术,将欧洲与美国的利益深度捆绑。为此,欧盟与美国一道出台多轮制裁措施,切断了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被炸,欧洲国家更是敢怒不敢言,甚至跟着美国炒作“俄罗斯是主谋”的论调。由此观之,欧洲人的脑子进多少水才能得到如此结论。

  俄欧翻脸 华府获利

  普京将这场战争定义为“特别军事行动”,说明他一开始就没想打一场持久战,俄罗斯最初的构想是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闪电战”,结果却变成了持久战和消耗战。之后不得不发布局部战争动员令,广泛征兵,启动战时经济,开足马力进行战需生产,这才稍许改变了被动局面。

  美国展现的国家意志和决心超出了俄罗斯的想像。美国和欧洲第一时间冻结了俄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将俄罗斯的主要银行踢出金融交易信息通报系统(SWIFT),迫使俄只能进行易货贸易。

  美国无疑是这场冲突的大赢家。一是拆散了德俄关系,搞掂了德国,其他欧洲也只好从了。二是武器库存得到快速更新。美国军事霸权之所以能够维持,其中一个秘诀就是老旧武器的定期淘汰。美国为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场战争,一些武器库存由此得到更新。美国通过乌克兰这一仗,美国和欧洲快速消耗库存,美国的国防承包商们的新订单应接不暇。

  美国老百姓不能理解的是,他们的日子过得如此不易,为什么要为遥远的乌克兰花上千亿美元?国务卿布林肯不得不说出真相,他直言,所谓的援助不过是从美国的左口袋挪到了右口袋,90%的资金没有离开美国本土,只是进入了美国国防承包商的口袋里。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美国的政客作了很好的诠释。虽然美国参议院对600亿美元的对乌援助予以放行,但是掌握钱袋子的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还没有松口。他表示,只要特朗普同意,他不持反对意见。但特朗普与拜登势不两立,不搞出点名堂,共和党不会善罢甘休。

  俄乌都在争取谈判筹码

  在最近召开的德国慕安会上,美国媒体大肆炒作乌克兰的军事撤退,其潜台词是,共和党阻挠对援乌法案,带来了致命的后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强硬地表示,即使没有外援,乌克兰也能赢。话虽这么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军事援助,乌克兰的士气将一泻千里。不过,美国和欧洲国家承诺在2024年向乌提供F-16战机,同时向乌提供300公里以上的远程导弹,这是2024年俄乌战争会否掀起新一轮高潮及展现“最后疯狂”的两大变量。

  近来俄罗斯利用美国军援的空档期,加大对乌克兰的打击力度,俄乌双方都在争取谈判筹码。让美国投鼠忌器的是,战争扩大化会带来石油价格的上涨,从而推高通胀。在大选之年出现严重经济滞胀,对于拜登来说,无异于政治自杀。乌克兰局势急剧恶化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俄乌战争有限论是有现实依据的。乌克兰是美国的一枚棋子,注定其成为弃子的宿命。一些专家预测,俄罗斯控制的军事分界线很可能成为俄乌的未来国界线,朝鲜半岛的“三八线”也许在俄乌领土上出现一个翻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