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日本保健食品审批机制存漏洞

2024-03-30 04:03: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小林製药社长小林章浩29日出席记者会。\美联社

  【大公报讯】综合日经新闻、新华社报道:“红麴风波”是日本2015年开始实施功能性标识食品制度后,日本生产商首次因健康受损问题宣布召回产品。根据这一制度,生产商只需在上市销售前向日本消费者厅提交与其声称功能相符的科学依据进行备案即可,无需日本政府部门的审批许可。此次事件后,日本政府将对所有申报过的6000多种功能性食品实施紧急检查。

  日本保健功能食品分为特定保健用食品、营养功能性食品和功能性标识食品三类,只有第一类需政府审查批准。功能性标识食品在日本的市场正迅速扩大。富士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功能性标识食品市场规模反超特定保健用食品,2023年同比增加19%,达到6865亿日圆。商品数量达到约6700种,超过特定保健用食品的6倍。

  专家指出,通常人们吃的普通食品的种类及其食用量每天都在变化,即使偶尔有某种食品含少量有害成分,也不易对健康产生大的负面影响。而保健品是将成分浓缩后制成片剂或胶囊等,很容易摄入大量相同成分且每天持续服用,一旦保健品含有害成分,其健康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