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国际 > 正文

洋垃圾污染 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

2024-05-13 04:03: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越南非正规回收市场Nhat Tao每天有大量工人处理电子垃圾。/美联社

  【大公报讯】根据联合国近期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子废弃物监测报告》,2022年全球电子垃圾达到了创纪录的6200万吨。世界卫生组织则指出,大部分电子垃圾都由发达国家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运往发展中国家,其中东南亚国家受洋垃圾污染的情况尤为严重。

  据泰国国家环境委员会报告,该国在2020年进口了约43.5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只有十万吨有正规管理和处置。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分部的研究发现,从泰国非正规电子垃圾回收站附近地区采集的土壤中,铅含量比可接受的最大限值高出了19倍。在受污染的环境中长期工作的非正规工人往往没有任何防护设备,调查发现,泰国71名非正规电子回收的工人中,大约四分之一患有头痛,其他人还有视力模糊、手脚麻木、呼吸困难等常见症状。

  根据世卫的《儿童与数字垃圾场》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多达1800万儿童和青少年以及1290万妇女可能面临与电子垃圾回收相关的不良健康后果的风险。在发展中国家,儿童因其手较小,经常被用于处理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以寻找铜、银、钯等有价值的物质。目前,超过1800万儿童在从事这种非正规的电子垃圾处理。报告的作者巴尔德称,即使有电子垃圾相关法律,执法“仍然是全球真正的挑战”,开始解决电子垃圾危机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停止富裕国家将电子垃圾运至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国家。

点击排行